人類自從進入定居時代以後,基於求生存與發展的本能,將個體組成各種生態組織,而形成集居人口如村落或鄉鎮或城市。由於(一)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賴,如交易、教育、醫療等而依存。 (二)有賴於土地之各種特性,如單位產量、人口密度、位置、地形等,而出現各種不同的生態組織,這些生態組織隨著時間及土地的特性改變而搬遷或消失,促使生態環境也跟著改變。(三)空間的阻隔,即距離、山川等自然障礙,以及人為障礙(如建機場、學校等大面積建設而阻隔兩地的交通,戰爭造成如東西柏林圍牆、南北韓的阻隔),以上3項因素之交互作用而決定一個集居區域之大小、位置及輪廓、地價等。集居聚落中各種住家,道路等必要結構,依其需要而產生的共生單位,例如:執業場所、生產工廠、商店市集、農牧場地、採礦場、銀行等公用事業、警局、學校、醫院、行政機關、交通車站等,凡食、衣、住、行、育、樂各種所需的設施,分別存在各種為數不少之生態組織單位,其功能在保護住民的生命財產,直接或間接的增進生產,造福人群。然而人類生態組織之機能發揮,全部有賴於土地之各種特性,土地,更是財富的象徵,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已深植人心。土地的取得是一切建設的初步,若無土地則所有生存發展落為空談。為解決大多數人的生活、就學就業等,大都會集居區域,包括中心城市及其勢力圈內的衛星城市的逐漸形成,如此土地的利用更形複雜。最近經常談到的『國土利用』『國土規劃』『國土計劃』等種種政策,都應先瞭解「土地」,更應顧及土地上的生態環境。

土地的生態環境包括:

(一)緯度:緯度關係著太陽的直斜射、照度、晝夜的長短,生物的作息時間,分出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等不同的氣候,在在影響著當地生物的成長及不同生物的存在。經度也有些影響,例如時差,影響的程度比較沒有緯度來得大。
(二)海拔:海拔的高低影響著氣壓的大小、氣溫及空氣中的含氧量等,也就影響著所有生物的特性及生存適應情況。譬如有些生物可以在某海抜的地方生存,如果把他搬到另一海抜高度的土地上,他就活不下來了,人類就有這樣的情況,如高山症。
(三)地形: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台地、丘陵、盆地等,然而不同的地點,同樣的地形情況,其生態環境也不盡相同,所以有的地方就取了些特殊的名字,如溶蝕地形、喀斯特地形或峰林地形等。地形也會影響氣候,相信您曾聽過「東山飄雨,西山晴」吧!
(四)地貌:地貌有沙地、濕地、林地、沼澤、凍土、不毛之地、沙漠、黃土、石灰岩、河流、海岸、火山、冰河、丹霞地貌等,各種地貌都有各種各樣的生態。筆者曾到加拿大的卡加利,有一處像月球表面的不毛之地,還見到像松鼠似的動物從地下洞中鑽出來活動,可見世間萬物是非常奇妙的。
(五)地質:地質包括礦脈、土質、礫石、卵石、岩石等,以上各種地質還可以再細分,其外觀及特性也都不同,在這裡不詳加贅述。地質不同不但生態環境不同,且各項工程建設、設計時的參數也不同。
(六)地理:1.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鄰國位置、海陸位置、核心邊陲位置。
      2.形勢:山脈、走向、朝向、山陽與山陰、斷崖、陡峻、平緩等形勢。
      3.地球物理學:探討大地測量學、水文學、海洋學、氣象學、高空大氣物理學、地電學、地磁學、火山學等等,以瞭解地球生態架構的硬體環境。
(七)人文環境:社會人文等人為條件。包括人口、經濟、交通、聚落、政治、文化、歷史等。
(八)水文:1.水源:雨水、雪水、冰山冰河溶解的水等。
      2.地表水:地面逕流注入江、河、溪、泉、沼、湖泊、海洋而形成為地面水。
      3.地下水:地面水滲入地下而成為地下水,其生態有脈向、水位、水質、水量。
      4.洪水:降雨量、瞬間降雨量、地域排水量,單位時間地區之進出水量與造成洪水有絕對的關係,有時小小的排水口被堵塞,及決堤等都有可能造成洪水。茲因氣候變遷,最近洪水的次數多、量級大,漲勢猛,人民生命財產損失頗大。
      5.乾旱:長久不降雨,河流水位下降。據報導,最近有些國家,在河流的上游截流作水庫,害得下游的國家缺水而造成旱災,所以有些政論家預言,以後有可能發生搶水的戰爭。
(九)自然資源:森林、苔原、草原、土壤、岩石、礦產、野生動植物等,凡是宇宙付與大地的所有賴以為生的資源。
      1.可就地利用者:森林、礦產、能源、水、土地等人類生活必須品。
      2.不可破壞者:生態環境,自然景觀,生物平衡。
      3.引進外來生物及自然資源時,必須考慮他們對本地的自然生態會有什麼樣的破壞及排擠,對原來的自然資源有何損失。
我們瞭解了目前土地的生態環境,它就像人的身體會呼吸、感覺,種植時還需要養份、陽光等,而且有著不同的器官來維持整體的運作,又因土地是萬物所依之處所,而個人僅是這片土地的過客,更應愛護這唯一的地球。

省視一下我們對這片土地做了什麼呢?

 (一)都市密集的人口活動及到處設立工業區,想成為工業大國,邁進已開發國家行列,結果造成空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重金屬污染、CO2不斷的增加,建築密集,人們生活在水泥叢林中,日前報導有居民為爭陽光、視野而興訟。
 (二)土地的不當開發,佔據了原有動植物的棲息地,迫使他們遷移或造成傷亡,甚或滅絕。日前看到大陸延安的報導,原來綠油油的延安,由於把原來的綠樹全都砍了,想成良田,結果沒有綠樹保水而成了旱地,根本種不出什麼東西了。再就是地形、地貌的人為改變,間接引發了許多重大天然災難事件。
 (三)用了太多化學產品,消毒、殺菌、農藥、化肥等,在這片土地上。常看到某農地已貧瘠到不能再種任何植物,或遭重金屬污染而變為荒地的報導,真的不敢想下去了。
 (四)進出口動植物,有的已破壞到原生種的生態,甚至於造成原生種無法生存而絕種。至於動物,不想養時就放生、棄養,到處看到流浪動物,是福是禍?我們在這世上僅為過客,也許有的事在我們這一生還看不到後果,可是,我們的子孫呢?
 (五)天然石材,像花崗岩、板岩、玄武岩、浮石等是近年來很流行的建築用石材,測出帶放射線的比例相當高,尤其是花崗岩,是由於礦場本身就有放射線污染之故(筆者也曾在技師報第652期談建材磁磚中提過幅射線)。這些對接近的生物都有它的影響性,該不該先檢測其放射線含量,再來使用
或者減量?
 (六)棄置場,世界各地都有一些早期的軍事或工業用廠地,以及廢料掩埋場等,這些原本均設在人煙稀少地區,年久漸遭遺忘,也不知確切的情況,到底有些什麼埋在地下,現今開發成為新社區,民眾就遭受了無妄之災,無故的生起無名病,真相有的至今尚不能大白。
 (七)公共建設,如機場、高速公路、鐵路、電車、高壓電纜、工業區等這些建設區域有各種污染,如:空氣、水、噪音、電磁場以及各種測不到的震動及頻波,不只干擾到人類,前不久還要幫動物找回家的路。筆者曾在內湖工兵學校受訓,當時松山機場還是國際機場,每當飛機起降,尤其起飛時其聲音之大,經過學校的上空,教官必須停止教學數分鐘,住在航道下的居民,其受影響之大,可想而知。第2年開始十項建設,其中的桃園機場建在大園鄉,筆者當時就想,台灣四面環海,為什麼不能建在海邊,或者人工島上?這樣就不會再如松山機場那般干擾居民的身心安寧。其他的例子還有很多,似乎小小市民也徒喚奈何。
一個地方的生態,原本是平衡的,有了人的加入,應當是創造出新的平衡,而不是失衡。一旦失衡,社會就只有繼續不斷付出國民健康和醫療成本作為代價。那其他的生物付出的代價,真的無法估計。唉!已經發生的是無法挽回了,但是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把傷害減少到最低,甚至可以有些作為讓失衡的生態得到回復,大家一起來教育、宣導吧!

  在此筆者提供一些淺見,需要注意及遵守的原則:

(一) 不破壞和干擾原地形、地貌、地理:在土地開發或者建設時,都無可避免地破壞和干擾原來的情況,所以在一開始,該區土地資料一定要收集齊全,針對計劃中的用途與需求,分析其可行性。列舉開發這塊土地的利弊,加以比較,對照評估,另加權計算其投資的必要性與否,看看這計劃適不適合用在這塊地上?所以除了基本的用途考量之外,更要考慮人類福祉與維護自然的因素。北二高七堵山崩事件,就是破壞和干擾的後果,這個前車之鑑值得我們重視。
(二) 不改變和影響地球原有磁場:有些建設或需求,例如磁浮列車、電車、手機發射台、發電廠、變電所、高壓電纜線等處所附近區域,以及移動的手機、筆記型電腦等,均會改變和影響原有磁場,所以在建設之初都應考慮,而既有的又該如何補救及如何消磁呢?
(三) 不破壞生態的平衡:森林、草原、土地、海洋等,經過了數百萬年的衝撞及平衡的循環運作之後,所有生物也在這平衡生態下共存了許久,而人們在維護大自然,與萬物在這個地球上和睦共存,健康生活等各方面做得顯然不足,且更摧毀了許多久已存在的萬象,而使生態處在一個嚴重失衡狀態。我們是不是應該為了後代子孫著想,研討一下該如何重新找回管理照顧地球之更妥善更實際的辦法。
(四) 不增加環境負擔,不製造污染:在生活中的每一個部份實踐其根本精神-珍惜資源,避免浪費,舉一些生活小事來說:如電器不用時,便把插頭抜掉,買東西自備環保袋,不買塑膠瓶裝水來喝,不再製造塑膠垃圾,能爬樓梯就不坐電梯,多利用大眾運輸系統,甚至以走路代替坐車等等,舉手之勞,只在一念之間,正如今日騎單車代步最酷最夯。
(五) 生產成本應該再加上「外部成本」,因為在生產物品時,會產生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情況,除了提供因為這些而增加的社會成本支出外,也因為消費貨品的成本增加,而養成愛物惜物的良好生活習慣。
要愛護地球,在於維護大自然原有的和諧,顧及生態環境,選擇零污染的作法。人們想要探索更多的新事物或奧秘,就代表著我們不滿足於目前已經擁有的,於是在追求的過程,不知不覺增加了大自然環境新的負擔及污染,已嚴重威脅到人類及其他生物,需要的食物、乾淨飲水、呼吸的空氣等。人們要開始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不增加地球負擔的功課,生活過得更簡樸,減少購買,以社區為單位,分工合作,作到自給自足,儘量食用當地、當季的糧食、蔬果,由每個人的覺知與行動,來改善地球的狀況。

地利包括地形的便利及地方生產之利,在地盡其利的過程中,師法自然,合乎自然,本著這個原則,人類才能夠與所有萬物在這個地球上和睦共存。而合乎自然的保護,保存地球,就從善用、善待土地開始吧!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