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多國潰壩 談台灣情境

 

前言

2019年2月8日,正當民眾歡度春節的正月初四清晨零時,在嘉義大埔鄉曾文水庫東側約2公里,內嘉147線鄉道的長枝坑溪,發生極淺層芮氏規模4.9級地震,最大震度在大埔有5級,「即時強地動震波」在NS max97gal、EW max84gal,幸無重大災情傳出。台灣因為板塊運動與大地應力極高,全島已知有33條明斷層與未知隱斷層多條,其中斷層經過重要的水庫壩堰亦多,又台灣每年有感地震達千次,故因為地震或連續暴雨等外在誘發因子,加害壩堰的機率,實在很高;倘若水庫堤防的內在強度急速衰降與養護維修監測檢查等不足,類似國際間潰壩決堤之可能性是存在的,吾人不可不謹慎看待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事前圖思預防之各項作業及疏散撤離救援演練等,實有必要。

潰壩決堤的可怕

近代人類最慘的單一水庫災害致死事件,大多以義大利阿卑斯山脈的瓦伊昂(Vajont Dam)水庫,尚未啟用就封壩最為震撼。該壩址上游左壩頂,沿岸的托克山(Toc Mt.)之石灰岩與泥岩互層的順向坡,事故前幾個月,受地震之侵襲,內又有不佳之地質構造與地層材料,1963年10月9日深夜,約有2億m3土石軟化遛滑,以時速約達100km,崩塌衝入1.15億m3最高容量的庫區內,霎時將庫區內蓄約之0.25億m3的水,撞擠噴飛過高出河床有265.5m的雙曲拱形大壩(Double-Curvature
Arch Dam)之上空,約達百米高衝流到下游,造成熟睡中的2600居民,無預警受淹死亡。而該水庫主壩1960年開始試蓄水,只試儲過第一次蓄水後,出此大事件後迄今,主壩仍屹立不搖,庫區內至今沒有儲水,只有儲存殺人遛滑的土石,竟成為世界觀光與工程觀摩的熱門景點。

而位於南美洲東北方的人口面積最大國之巴西,人口2.1億人,國土面積851萬公里,均佔世界第5名,其東南部鑽石礦場產地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人口達240萬之貝洛奧里藏特市(在舊首都里約熱內盧市北方3百公里) ,旁邊布魯馬迪紐市「豆礦場」(Mina Feijao)的尾礦壩之一處廢棄水壩,在上週2019年1月25日,發生潰堤(該壩在近日安全檢查結果竟是符合規定的)。有0.5億m3洗礦泥水沖入,造成其下游約400人以上死亡失蹤之重大事件,這些礦砂廢泥恐會永久汙染環境。

事隔2天,27日該巿又響起警報聲警告居民,世界第二大礦產公司巴西河谷公司Vale S.A.,在當地另一座礦場水壩,也有潰堤之虞,真是禍不單行。該州自1779年發現第一座鑽石礦迄今,約有數百座礦場,2015年11月5日薩馬爾科(Samarco)鐵礦有2座水壩潰壩,有0.6億m3礦泥衝入下游造成17人死亡,內含大量有毒廢棄礦砂污泥,流入多希河(Rio Doce)中,造成環境浩劫。不僅威脅河流沿岸 650公里動植物存活,在兩週後這些含毒污泥的水已經流入大西洋,隨著潮汐之作用,蔓延海岸十數公里,也威脅鄰近康伯苡司(Comboios)自然保留區,珍貴革龜的產卵窩與座頭鯨的棲息地及海洋沿岸。

雖然2012年,里約熱內盧州北方的坎普斯戈伊塔卡濟斯(Campos Dos Goytacazes)一座水壩潰堤,造成逾150名人民死亡,自從該事件後,巴西政府自醒檢討並正式確立全國水壩潰決預警系統,以利在水庫發生潰壩事件前,能夠有效的立即疏散下游地區居住之民眾。但是這個系統建立好之後,還是發生這幾次水庫潰堤事件,令人看出足球與森巴舞王國的巴西政府,如同台灣若干政治職業者。似乎在喊口號與網紅作秀上認真,比確實苦幹執行率,更加響亮。

中、美潰壩案例

1975年8月8日凌晨,中國河南省駐馬店市,受尼娜颱風的侵襲後,所引發連日驟降近千公釐的暴雨,包括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在內的2座大型水庫、2座中型水庫與約58座小型水庫及兩個滯洪區,在短短數小時內,相繼垮壩潰堤達60幾座水庫,致29個縣近2千萬公畝土地淹沒,1.3千萬人淹水失去家園,百億人民幣以上損失,是人類歷史以來,單一降雨引發潰壩最慘重的事件。至於死亡人數,民間普遍認為超過10萬,甚至該國8位政委,在文章曾提到約達23萬人死亡,故該事件名列全世界三大水災,最慘絕人寰的人為災難事件。其中1953年竣工,高21.5m、長1,700m,2.44億m3蓄水量之板橋水庫,其洩洪閘門共有17座,但豪雨大洩洪時僅5座可運作,所以溢頂就潰壩。另外2016年6月20日,中國江西省鄱陽縣,1.15億m3蓄水量之濱田水庫,因為24小時降水量達177.8mm,於緊急洩洪時,發現洩洪河道出現65m潰口決堤,沖下的河水吞噬近百萬畝良田與逾1.3萬人被迫遷移避災;那年中國因降雨造成各省淹水,讓近4千萬人受災及近2百人死亡。不是看衰中國、因為還有更可怕的慘事,等著大雨來觸動發生類似之悲劇,單看最南端的海南島,全省約有1,127座水庫,除了8座現代所建的大型水庫具有洩洪閘門外,剩下的大多是在1950~1960年代,所建的老舊的72座中型水庫,約達6成沒有洩洪閘門。另外1,047座小型水庫,也是大多沒有排洪閘門或洩洪道,所以萬一遇到類似的連續降水多日,這些老舊壩堤遭受洪峰溢頂潰堤,與該國緊急疏散管理上的不善及負面訊息不公開之習慣等,所導致民眾龐大傷亡之機率必然很大。

無獨有偶,另一世界強國美利堅,早在1889年5月31日,賓夕法尼亞州坎布里亞市約翰斯頓(Johnstown)的水庫堤壩潰塌。0.26億m3蓄水往下游衝入城鎮,造成約2,500名居民死亡與1,600棟房屋損毀,幾乎是美國自1776年獨立建國以來,僅次於911事件,最慘重的傷亡天災事件。另在2017年2月7日,美國最高壩230公尺的加利福尼亞州奧羅維爾水庫(Oroville Dam)最大容量4.4億m3蓄水量,也因連日暴雨,排洪時主要洩洪道鋼筋混凝土的坡道上出現長152m、寬91m、深達14m大缺口,一度面臨壩體管湧潰解坍塌危險,很多混凝土裂版隨河水衝流下游,大壩下游多個郡,約18.8萬居民,被2.3萬國民兵與警察引導,立即緊急疏散,這也是這大壩自1967年建竣啟用,首次遇到如此嚴峻之情況,幸好預警疏散得宜,沒人死亡。

天災難免・人禍可減

老天降水與霎那地震之發生,越來越奇怪,規模越來越大,是難以避免與預測的,但若是有適當的壩堰堤防監測預警、與確實立即警報疏散之措施等,才是減少人員傷亡的最後防線。以美國的水庫壩堤潰決紀錄來看,自1978年至今41年來,13件水庫潰決事件,除了1982年洛杉磯公園草坪湖水庫(Lawn Lake Dam),因為洩洪管道疏忽修護致鏽蝕,造成潰壩有3人死亡;1996年新罕布夏州草甸水庫(Meadow Pond Dam),因為設計與施工上的缺失,再加上嚴重的結冰現象,造成潰壩有1人死亡;2006年夏威夷州可愛島加洛柯水庫(Ka Loko Reservoir),因為缺乏維護檢查與違法加蓋水壩,再加上嚴重大雨造成潰壩有7人死亡之外,其他10件水庫潰壩決堤,因為預先疏散下游居民得宜,所以沒有一事件有人死亡。

2017年2月間,根據美國陸軍工兵部隊多年來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加州總共約有1,585座大小不一水壩,其中1,140座建於1970年之前,只有52座建於2000年之後。這些水壩中有半數被視為「潛在高危」,一旦水庫壩堤出問題,會導致人員死亡,加州奧羅維爾水壩就在其列。之後的2017年9月加州水庫安全局,針對其所轄的水庫進行壩體安全評估,約有8%大壩存在有缺陷,而人口超過3千萬的洛杉磯、與周邊城鎮進行229座水庫評估,約有11座被評定為一般以下或較差等級,約是有11/229=5%的非安全等級之水壩存在。

輕忽山嶺地保育的台灣

看看世界各大強國遭受極端氣候、與地質不良、或地震加害及管理不善等之侵襲,所衍生潰壩決堤之窘境,隨著世界氣候變遷嚴重失序 (不再只有CO2排放所肇暖化與溫室效應的單一嚴峻挑戰而已,現在來的大多是複合型災害侵襲),與強降水之事件,越來越大越詭異,降雨延時急速縮短,讓早年規劃設計的水文與水利演算等所得之防洪設施與結構標準,已不符合現今下雨的急促與大量等創紀錄天候來侵襲考驗。從外來多項可能侵襲因素來分析,再也不能單純只選擇單一加害因子來考慮,必須多加選擇最大因子、與再加上複合因素,所得的外來可能災害去評估。

至於內在因素的壩堤強度,其實是整體山嶺急速在下降,例如滿山遍野,大多是短視「殺雞取卵」之山坡地保育與水土保持、及造林護山等的負面開放不當人為開發行為,如掘山剷平山丘廣設無良露營區、及無照之民宿或旅館等,與盲目不當設廟建寺之就地合法化便宜措施,均讓台灣山坡地抵抗天災的強度更加脆弱、與水庫蓄水更加複雜、及珍貴所築之壩變短壽。雖然有人提出,流木與淤積並不影響水庫的潰壩或安全,但筆者認為:一旦水庫的攔木索、網失效、或是暴雨太大,帶來的高比重之淤砂溢堤,則必然對於水庫結構與洩洪閘門設施,有所損壞與操控失效等不良影響,甚至成了破壞的關鍵因子,不可不慎。

台灣國土有75%屬於丘陵與山嶺地,上游山嶺區的盲目開發與對山坡地的蹂躪,如國道6的東端之某陷落盆地的四周山巒脊嶺,受到不當的開挖,要是再遇到88莫拉克風災、或是921集集大地震的來襲,甚至結伴複合侵入,其後果真的不敢想像,例如該盆地如碗公,還留有921地震的堰塞湖與土石流加害之痕跡,竟遭無良業者宣稱:已經復育成功完竣,利用該澀子坑溪與菜湖溪等堰塞湖之利,在鄰近下游開發成臨湖之露營區,就沒辦法攔住大量降水,在上游去導引滲流,進入山丘土地,來涵養中下游的萬物、與減少雨水往下沖的數量,並且又放任人工開發物與道路等滿山遍野的佈設,去阻斷雨水漫滲,轉成集中匯流順著道路快速衝下,自然「水往下流」所形成的土石流、與洪峰暴潮,就急速沖到下游的沿路各聚落。因此高山降水很快速抵達下游其動能加大,則下游的壩堰溢流潰決,或低窪與臨海城鎮淹水必然成為常態。連百年未曾淹水之地區,也破紀錄逐年淹水,往日原本應含水蓄養降雨的山嶺地,已被短視趨利商人與公權力的怠惰,讓美麗寶島青山綠地,成為光禿禿的癩剃頭,下游城市淹水與洪積崩塌的無辜民眾居家之遭殃機率就必然提高。

水庫潰決的原因

台灣目前唯一的水庫潰壩紀錄,是發生在1999年9月21日,921集集大地震時,車籠埔斷層竄擊往北逆衝與轉向,到高25m長352m的臥箕式(Ogee Weir Dam)混凝土重力壩之台中石岡壩水庫,該壩最大容量有0.0338億m3蓄水量,因該破裂斷層直接正切剪斷第16跨溢洪道,使鄰近的堰口一起扭曲破壞,幸好當時蓄水量不多,所以下游並沒因為壩體破壞洪水潰流而釀成傷亡,只有大台中地區停水數日,實為不幸中的大幸(如圖1~2所示);無獨有偶,1999年921地震與之後的1022民雄大地震,亦造成嘉義地區蘭潭水庫與仁義潭水庫之土石主壩,也有百餘公尺的裂縫,幸好寬約0.05m、深度1~2m內,沒有造成潰壩之虞;2010年所發生0304甲仙地震,造成約1846年前所建之台南虎頭埤水庫壩體多處龜裂,其中最大橫向裂縫計有長13m、寬0.04m、深0.75m,也沒有造成潰壩之虞。

綜合前人與各學會委員會等相關的研究文獻與報告,一般潰壩的時間在建竣5年內發生比例最多,若是在美國的潰壩比例約高達1.4%,是世界各國潰壩平均率0.5%的3倍。

造成水庫壩堤潰決,常見原因包括:

1.整體水庫設計不當、溢洪道或洩洪閘門設計錯誤或操作失妥、材料過度快速老化或排洪不足。

2.不合現代標準的建築材料或施工技術的疏失。

3.規劃設計的地質勘查不確實或誤判,致水庫臨水區大面積地滑,導致山體遛滑衝入庫區或壩基受傷,就是選址不當或當時鑽探科技落後與資料不足。

4.壩基或結構體與蓄水坡面重大沖刷或管湧滲漏水。

5.人為因素中,以設計因素誤用、及水文與水力演算失當所致之潰壩。

6.由於測量誤差或是水開始蓄水注入水庫使水位產生變化,而造成的地質受力不均的不穩定破壞。

7.臨界注水超過水壩的結構水平強度。

8.水庫疏於管理維護,尤其是針對水壩溢水設施,如洩洪道面版與其基礎部分的破壞徵兆被漠視。

9.壩體內部侵蝕或重大管湧,尤其針對土石壩的止水壩心不足的缺點與壩趾部分掏挖,造成截水心牆滲流網線的抵抗長度過短,致強度不足。

10.大壩蓄水壩體激烈變形或液化與不均勻沉陷等所致側移。

11.大地震與其斷層剪裂帶等天然的災害的侵襲。

12.暴雨過大雨連續多日不停遠超過設計預估值。

13.欠缺現代化的監測儀器或布置不足與錯誤等。

14.施工檢查、定期檢查、不定期檢查、重點與災後安全檢查與複查等流於形式或數據造假。

15.其他人工蓄意爆炸等。

以上這些珍貴的壩堤潰決經驗資料,實在值得高地震與多斷層的島國台灣,更加應該要重視。

結語與建議

台灣位於太平洋地震帶島弧與海溝匯聚區域,四面環海又人口稠密,加上都市發展畸形之國土使用,受菲律賓海板塊(南方則再加南中國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等,匯聚交擠隱沒形成台灣島五大山脈,各地布設無數條的明與盲斷層,我們國土的自然條件比起上述的大陸型國家更加脆弱,對於可能因暴雨外加突來地震等複合型災害侵襲,水庫與堤防之監測預防與結構補強,筆者建議:應該針對水庫壩堰與重要河川堤防水工物、及所在位置之地層材料與地質構造、和過去有發生地震破壞歷史資料,並且預測可能明斷層的繼續破裂竄切逆衝的路徑等,做重要危害重要等級分類比對(例如921大地震的車籠埔斷層有百餘公里的錯動,其所可能切過水工結構物之破壞),針對同一水系的上下游之群壩(Portfolio Dams),也要做風險模擬與多壩破壞之評估預測,以俾可在短期間分區去初評其結構物安全性,與基本資料庫的建立、及定期更新和災後的補正回饋,同時也可以對於已瀕臨危險之區域,如中部山區某著名兩大風景區多年來還是受大地滑的蠕動,作適當的開發減壓與必要的疏散管制等,來防止大雨後可能之土石流與大地滑再次發生。並透過「非破壞的檢測」地球物理方法來針對蓄水壩體與防洪堤防結構及重要基礎等,作逐樁號逐斷面掃描,以了解其可能隱藏的弱面、空洞與摺皺等不連續面,確定後再作「插入性檢驗與取樣試驗」、與建制結構體內各類監測試驗之設備與合併串聯分析措施,來了解壩堤的物理與化學性及透水性和膨脹性等,以俾立即取得較趨近精確數據做評估。就如同人體在體檢作的256切正子掃描與貫入切片取樣細胞化驗一般,來確認這些老舊壩堰堤防的抗災強度與裂隙弱處,透過可能的最大降水量預測值、鄰近地質構造與地層材料的剪裂帶等,受地下水滲入之軟化、及地震震度規模等複加P、S波侵襲,進行動態與3D數值分析,得到三軸應力的結構安全係數,再進行結構體本身安全之補強、與使用時的管理管制策略、或是提前洩洪放水與導水引流分洪等的水利計畫措施(如員山子分洪計畫),並也要建立水庫與重要堤防的預警與廣播系統及告示,導引疏散路徑和搶修儲備設施,同時進行壩區下游區域的疏散分級區塊與建築開發管理及限建管制,讓民眾莫在危險的下游地區居住與長時間使用徒增本身危險,來減少災害發生時的傷亡數與規模,並要定期與不定期來確實辦理防災疏散演練與救災措施的補強,讓民眾有公民權的配合義務與遵守責任,遵照這樣正確觀念的防救災教育、與配合公權力執行,以減少多災多變的極端氣候變遷來襲之傷害、與減低國家珍貴資源的事後救災撫災之浪費,讓台灣有限的國力,能夠用在最必要的事前防災之施政,而非事後的補償或賠償上。

1160-3-1

圖1 台中石岡水壩受車籠埔斷層扭切破壞第16號與鄰近洩水口破壞之實景 (賴明煌攝)

 

1160-3-2

圖2 台中石岡水壩受車籠埔斷層扭切破壞第16號洩水口與北側既有壩體之實景 (賴明煌攝)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