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BIM工程合約相關法律議題

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以下簡稱為BIM) ,美國建築師學會將其定義,是一種「結合工程專案資訊資料庫的模型技術」。簡言之,BIM此種模型技術,係將工程生命週期,自需求、規劃、設計、施工、驗收與維護等,各階段之資訊予以整合,用以輔助確認設計與施工工項及工序,並可配合施工進度進行管理工作,以及在完工驗收後,協助業主維護管理之系統。

由於BIM的3D建築模型,能使工程圖說更加清楚以及精細,使工程設計與施工的溝通順暢,降低施工後期所浮現的落差,消除工程不同階段與不同工種間,太多資訊不同步之缺點,實為工程建築上減少錯誤、縮短工期、節省工程成本的一項利器。然而此系統其實已發展一段時間,但直到2010年,捷運局為因應節能、效率等國際趨勢,率先將BIM的規範,要求至於標案中,此時才逐漸引起工程建築界重視。

惟BIM 的應用後,為整合工項及工序,包括業主、建築師、各技師及施工廠商,可能在同一時間,為同一建築資訊模型提供資訊,與過去可以工程生命週期的階段,區分彼此的工作,已顯不相同;另外,在開發BIM之系統後,其智慧財產權的歸屬,以及依據BIM施工而發生問題時,其責任的歸屬,均為BIM發展中,不可忽視的法律課題。

BIM與智慧財產權的問題

雖然目前實務上,已有許多的發明人,針對工程方面的結構或工法,例如鋼筋耐震結構等申請專利。然而,除非在BIM中,有使用到他人已申請之專利,必須取得專利權人之授權,而牽涉到專利授權合約應如何擬定之課題外,BIM牽涉到的法律議題,大多在於著作權的歸屬上。

依據著作權法第12條規定:「出資聘請他人完成之著作,除前條情形外,以該受聘人為著作人。但契約約定以出資人為著作人者,從其約定。依前項規定,以受聘人為著作人者,其著作財產權,依契約約定歸受聘人或出資人享有。未約定著作財產權之歸屬者,其著作財產權歸受聘人享有。依前項規定,著作財產權歸受聘人享有者,出資人得利用該著作。」以下分成兩種情形論述之:

1.若BIM的製作,是業主發包後,由得標廠商自行製作,則依據前開規定,若在契約中沒有特別約定,著作權係歸屬於廠商,業主即使為出資人,亦僅取得利用該著作的權利,並非著作權人。然而,由於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得分開處理,因此,若業主考量之後的運作需取得著作權,則合約需明確規範著作權歸屬於業主,則此時雖然著作人格權不得讓與,仍歸屬於廠商,但著作財產權部分則屬於業主。

2.但若BIM的製作,並非由得標廠商自行製作,而是由得標廠商再委託其他具有此能力的分包廠商製作,則依前開規定,該著作權應歸屬於製作的分包廠商,此時業主亦非著作權法上的出資人,此時建議在合約中應特別註明,得標廠商須讓業主取得著作權,或授權利用之權利,否則即屬違反與機關間之合約等條文,以確保業主得利用該著作之權利。

再者,由於BIM的製作,尚需許多元件及資料庫的配合,而該元件及資料庫是否有著作權的問題?依據著作權法之規定,若是單純的資訊(raw data),並非著作權法所規範的著作,但若是依據該資訊所編輯出的資料,由於編輯出的資訊,會依每個人的想法不同而不同,因此編輯後的資訊,均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一環。

風險與責任的分配

依據史培靈原則(the Spearin doctrine),承包商依據業主所提供之設計及說明施工者,不須對因該設計與說明,造成之缺陷結果負責,惟一旦實施BIM,包括所有技師以及營造商的資訊,均在製作時經過統合,若營造商依據BIM的模型進行工程,發生問題的情形,風險及責任應如何分配?BIM的製作,是否可以視為業主提供給廠商施工的依據,而廠商依據該原則可以不負責任?

此時需探討BIM製作的方式,顯然已非如同過去,是由業主先行提供相關設計之後再發包,其製作應同時由所有施工廠商提供相關資訊始能完成。換言之,其風險及責任的分配,已無法如同過去一樣,以施工的時間點判斷誰該負責,而是必須由整體規劃的結果,判斷是何工項發生錯誤,或是資訊提供的不完整,因為通常會一步錯、步步錯,因此必須判斷哪一個工項,是有顯然違反一般建築技術規則的情形,才能判斷應由哪一階段廠商負責,始屬公平。

結論

BIM的發展,顯然是工程建築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但其中尚有許多的問題,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例如要解決介面衝突的問題,更需要定期召開設計及施工階段的整合協調會議,繪製時間是否將會更加耗時?或是BIM實際上無法產出所有數量,未能產生100%的正確率時,使用BIM是否有實益?又若是目前多數人仍習慣以2D方式為之,當2D轉成3D時,其正確率及時間上是否能符合期待?縱然目前的發展,仍有以上的疑慮,但是相信BIM的發展,仍能夠在工程上減少錯誤,並節省成本,尤其在維護及管理上,更能協助業主,值得國人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 陳育聰、田宏鈞(101年8月23日)。BIM軟體平台概述及實施建議。捷運技術半年刊,第47期,第123頁至第136頁。
2. 范素玲,工程法律與產權─BIM工程合約與智慧財產權,淡江大學工程法律研究發展中心。
3. 范素玲(2016)。以國內BIM合約探討BIM合約相關法律議題。淡江大學工程法律研究發展中心, 2016Q1 BIM趨勢論壇大會手冊。
4. 喻台生(2016)。BIM契約的演化與執行實務經驗。2016Q1 BIM趨勢論壇大會手冊。
5.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B%BA%E7%AF%89%E4%BF%A1%E6%81%AF%E6%A8%A1%E5%9E%8B。
6. 郭榮欽、謝尚賢(2011)。BIM技術與公共工程。公共工程電子報,第38期,100年9月1日發刊。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