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重點及結果彙整表(二):結構耐震補強(上)

鍾立來1,2,3、涂耀賢4,5、邱聰智1、楊智斌5、楊耀昇6

1國震中心、2臺大土木系、3成大土木系、4宏國德霖科大土木系、5翔威結構技師事務所、6永安土木技師事務所

經由詳細評估,確認既有樓房結構之耐震能力若不足,即其耐震容量與需求之比值 (CDR, Capacity to Demand Ratio) [1] 小於一,可採用補強,提升其耐震能力。補強設計後,透過詳細評估,確認所提補強方案,達補強之目標。因此,補強前後之詳細評估,至為重要,評估人員必須自行檢核分析結果 [2],包括軟弱層 [3],確認評估之合理性。同時,比對補強前後之結果,量化補強對勁度、強度、變形能力及耐震能力提升之程度及其合理性。

針對結構耐震能力詳細評估之結果,已彙整成表格,發表於技師報第1180期 [4],本文進一步彙整補強設計之結果,包括:(1) 工址資料,確認耐震需求設定之合理性。(2) 結構資料,確認補強前後結構總重量之計算及其變化、一樓垂直構件之承載及其變化。(3) 勁度 (彈性) 之結果,檢視一樓軟層及其變化、彈性週期 (勁度) 及其變化。(4) 強度 (極限) 之結果,檢視一樓弱層及其變化、等效週期和阻尼比及其變化、容量需求比及其變化。

補強設計結果之審查機制,實有必要由學者專家以第三者之身分,檢視結果之合理性,提出審查意見,提高補強設計之品質。有鑑於此,本文嘗試整理審查之重點,彙整成表格,提供溝通之平台,讓評估人員及審查委員,各司其職,發揮專業,服務社會。

本文取用一棟座落於花蓮市地上六層樓之集合住宅,補強前後側推分析資料,案例中之X向定義為建築基地面積之短向,Y向則為建築基地面積之長向,以下取+X側推分析資料,說明可行之審查重點。

1198-2-1

 

1198-2-2

 

參考文獻

1. 邱聰智等 (2018),「臺灣結構耐震評估側推分析法 (TEASPA V3.1)」,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報告NCREE-18-015。

2. 楊耀昇、周維苓、鍾立來、賴勇安、邱聰智、賴昱志 (2018),「結構耐震評估與補強設計結果之檢核 (上) (下)」,技師報,第1123及1124期。

3.鍾立來、陳俊鴻、楊耀昇、邱聰智 (2019),「結構耐震設計與評估:以側推分析檢核軟弱層」,技師報,第1175期。

4.鍾立來、陳俊鴻、楊耀昇、邱聰智、涂耀賢 (2019),「結構耐震評估:審查重點及結果彙整表」,技師報,第1180期。

5.內政部營建署 (2011),「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

表1 工址之資料

1198-2-3

 

表2 補強前後結構之資料

1198-2-4

 

 

1198-2-5

圖1 結構3D模型

 

1198-2-6

圖2 結構模型立面圖 (X向)

 

1198-2-7

(a) 補強前

1198-2-8

(b) 補強後

圖3 結構模型平面圖 (短向為X向、長向為Y向)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