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獨立基礎下方土壤彈簧係數與即時沉陷對結構的影響(下)

1.僅考慮靜載重

為簡單計,廠房梁載重僅考慮靜載重,並未使用載重係數,一層到三層採用3.5 Tonf/m,頂層採用2.5 Tonf/m,結構形式採用平面構架(如圖6),梁斷面皆為40cm×60cm,柱斷面皆為60cm×60cm。分析模型,根據支承條件分為三種,分別為固定端模式、基礎彈簧模式、與基礎及地梁彈簧模式,經ETABS計算結果,基礎反力與位移,如表3及表4,二層長梁彎矩及剪力分布如圖7,最大值如表5。

1321-2-1

圖6 分析採用之平面構架

表3 三種分析模式基礎反力(單位:Tonf、Tonf-m)

基礎編號

水平向

垂直向

彎矩

F1

固定端

-1.739

40.68

-0.717

基礎彈簧

-2.366

48.183

1.448

基礎與地梁彈簧

0.384

30.655

0.654

F2

固定端

8.5915

72.284

1.986

基礎彈簧

6.482

75.287

0.617

基礎與地梁彈簧

-2.723

47.495

2.244

F3

固定端

-6.852

105.749

-2.751

基礎彈簧

-4.117

95.243

2.443

基礎與地梁彈簧

2.339

55.206

1.108

 

表4 三種分析模式基礎位移(單位:cm、radians)

基礎編號

水平向

垂直向

旋轉角×100

F1

基礎彈簧

0.0095

-0.1459

-0.0045

基礎與地梁彈簧

0.0016

-0.1154

-0.0024

F2

基礎彈簧

-0.0255

-0.2009

0.0042

基礎與地梁彈簧

0.003

-0.1505

-0.0036

F3

基礎彈簧

0.0152

-0.2324

-0.0034

基礎與地梁彈簧

-0.0038

-0.1658

-0.0005

 

表5 二層長梁最大彎矩與剪力

 

固定端

基礎彈簧

基礎與地梁彈簧

彎矩(Tonf-m)

-20.128

-21.938

-20.558

剪力(Tonf)

-16.167

-16.621

-16.352

 

1321-2-2

圖7靜載重作用 二層長梁彎矩與剪力分布比較

由以上圖表可看出,僅考慮靜載重時,基礎沉陷量甚小,三種支承模式計算之梁彎矩與剪力,結果差異並不明顯。

2.加入地震側向力

1321-2-3

 

表6 地震側力分配計算

樓層

層高(m)

Hx(m)

Wx(Tonf)

Wx×Hx

側力(Tonf)

RFL

4

12

40

480

10.24

3FL

4

8

75

600

12.8

2FL

4

4

75

300

6.4

 

經ETABS計算結果,基礎反力與位移,如表7及表8。圖8為固定端、基礎彈簧與基礎及地梁彈簧三種基礎支承模式下之構架變形圖,圖9及圖10為三種基礎支承模式下之構架彎矩及剪力分布圖,圖11為三種基礎支承模式下二層長梁彎矩及剪力分布比較圖,彎矩及剪力最大值如表9,頂層最大位移如表10。

表7 加入地震側力三種分析模式基礎反力(單位:Tonf、Tonf-m)

基礎編號

水平向

垂直向

彎矩

F1

固定端

7.749

4.595

19.456

基礎彈簧

2.649

24.735

15.16

基礎與地梁彈簧

5.962

5.611

13.384

F2

固定端

15.403

83.499

21.252

基礎彈簧

13.317

93.578

16.669

基礎與地梁彈簧

8.275

70.106

19.012

F3

固定端

6.288

130.618

18.794

基礎彈簧

13.474

100.399

27.597

基礎與地梁彈簧

15.203

85.564

20.339

 

表8 加入地震側力三種分析模式基礎位移(單位:cm、radians)

基礎編號

水平向

垂直向

旋轉角×100

F1

基礎彈簧

-0.018

-0.081

-0.0757

基礎與地梁彈簧

-0.0406

-0.0184

-0.0668

F2

基礎彈簧

-0.0782

-0.2545

-0.0435

基礎與地梁彈簧

-0.0486

-0.1907

-0.0496

F3

基礎彈簧

-0.0312

-0.5167

-0.043

基礎與地梁彈簧

-0.0782

-0.1983

-0.0317

 

1321-2-4

圖8側向力作用三種支承模式構架變形圖

 

1321-2-5

圖9側向力作用三種支承模式構架彎矩分布圖

 

1321-2-6

圖10側向力作用三種支承模式構架剪力分布圖

 

1321-2-7

圖11側向力作用二層長梁彎矩與剪力分布比較

 

表9 加入地震側力二層長梁最大彎矩與剪力

 

固定端

基礎彈簧

基礎與地梁彈簧

彎矩((Tonf-m))

-37.526

-47.895

-40.414

剪力(Tonf)

-20.300

-22.956

-21.129

 

表10 三種支承模式構架頂層最大位移比較(單位:cm、radians)

支承模式

水平位移

垂直位移

旋轉角×100

固定端

-1.5554

-0.0643

-0.0078

基礎彈簧

-2.3181

-0.3268

-0.0309

基礎與地梁彈簧

-2.0155

-0.2547

-0.0245

 

本例而言,由以上圖表可看出,加入地震側向力,僅考慮基礎彈簧時,基礎差異沉陷量與頂層位移量,皆較另二種支承模式明顯,反應在二層長梁最大彎矩值,基礎彈簧模式較固定端時增加約28%,最大剪力值增加約13%。支承採用基礎與地梁彈簧模式時,因地梁承受一部分基礎反力,反應在二層長梁最大彎矩值,較固定端時增加約8%,剪力增加約4%。

四、結語

本例假設平面架構且未納入載重因數,考慮獨立基礎下方土壤承受載重時,即時沉陷對結構應力分布的影響,雖非實務案例,但仍可看出以下趨勢:

1.若僅考慮靜載重,本例基礎沉陷量甚微,對構架彎矩與剪力之變化可以不計。

2.若加入規範規定地震側力,在本例假設條件下,僅考慮獨立基礎土壤彈簧時,沉陷量對構架彎矩與剪力增加甚大。不過納入地梁土壤彈簧後,基礎沉陷量重新調整,構架彎矩與剪力增加相對有限。若僅考慮基礎土壤彈簧時,結構分析結果最為保守,地梁土壤彈簧可視為額外安全係數。

3.土壤E、ν值,根據經驗公式取得並非難事,以試算表很容易轉換為彈簧係數,現今分析程式對於支撐端以彈簧輸入簡便,若能多利用此特性,則應力分析結果,應更為可靠。

4.黏土層尚有壓密沉陷問題,根據壓密沉陷量,可推論載重長期作用下之對應彈簧係數。不過壓密沉陷,不須計入短期地震側向力的影響,二者對構架應力影響自不相同,長期壓密下土壤沉陷,對構架應力的影響,國內探討甚多,在此不再贅述。考慮長期與短期基礎沉陷影響,才能完整展現承受靜載重與地震側向力時,構架應力的變化。

五、參考資料

1. Pais, A, and Kausel, E, 〃Approximate formulas for dynamic stiffnesses of rigid foundations,〃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Vol. 7, No. 4, 1988

2. Das, B, Advance Soil Mechanics, CRC Press, 2019

3. Gazetas, G, 〃Analysis of machine foundation vibrations: state of the art,〃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Vol. 2, No. 1, 1983

4. Duncan J.M. and Buchignani A.L. An Engineering Manual for Settlement Studies.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ley, June 1976, p94.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