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橋梁耐震補強工程之生態監看作為

高速公路局/第二新工處/第三工務所
趙汝凱 正工程司

宏義工程公司 林邦奎 總經理

台灣世曦顧問公司高工處 張發魁 計畫經理

台灣世曦顧問公司高工處 林建志 技師

壹、說明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橋梁結構的耐震安全屬國內防災計畫重要課題,為確保橋梁使用安全,需對既有橋梁耐震能力予以評估,俾提昇橋梁安全性;然國道所經路段,多鄰近天然地形且道路切割部分動物棲地,為使橋梁工程與生態保育兼容共存,本文擇定蝙蝠及環頸雉作為監看物種,提出具體友善作為,俾對生態影響減至最小。

1324-2-1

圖1 國道生態監看之友善作為示意圖

貳、環頸雉生態監看

國道建設已邁入以環境永續發展為主的3.0思維,環頸雉監看規劃,係以「打造環境可持續永續發展之綠色國道」為目標,追求運輸服務安全度提升的同時,能融入減量、減廢,強調順應環境、自然穩定、低維護管理的粗放式生態景觀,建構更強韌的國道環境,因此進行國道橋梁耐震評估補強之前,針對重要的生態課題-環頸雉,提報監看研析。

環頸雉之物種特性及生態監看作為

1. 環頸雉為臺灣特有亞種鳥類,偏好平原地區草生地、灌叢,廣闊有遮蔽的農耕地及甘蔗田,亦可見其分布,因其體型較大,不能長久飛行,不具有長距離遷徙之能力;春季(每年4~5月間)為其繁殖期。

2. 主食是野生植物之果實,雄鳥捍衛地盤、雌鳥負責育雛。

3. 在調查範圍的既有道路上,於日出後至中午12:00前,慢速前進,搭配8~10倍的雙筒望遠鏡搜尋,同時輔以鳴叫聲辨識,記錄沿途看到或聽到的環頸雉,座標位置、數量,若發現育雛行為,需加註雛鳥或幼鳥的數量和座標,記錄時注意活動的位置及方向(避免重複紀錄),監看作為與成果,如表1、圖2所示。

4. 臺南系統交流道為高架路段,橋梁補強工程須進入橋下空間,施工單位避開4~5月間之繁殖高峰期,降低對環頸雉之干擾。

5. 工程完成後的橋下空間,保留栽植當地之原生植物,使環頸雉能持續棲息使用,並且能穿越橋下空間,進入交流道下方等綠地環境,避免因人造設施造成棲地切割,或迫使環頸雉需要穿越平面道路等負面影響。

表1 環頸雉生態監看一覽表

項目

名稱

現場作業人數

生態監看位置

交付成果

施工前環頸雉監看

5

國道8號8k+800~14k+600兩側外推200公尺

執行期間每月提交成果報告,內容涵蓋:

  1. 環頸雉座標、棲地(繁殖地)環境,並呈現調查之族群數量。
  2. 環頸雉與國道相對位置之圖資。
  3. 該月份如有發生緊急通報,則應提供建議事項及處理過程之描述。

施工中環頸雉監看(避開繁殖期)

7

國道8號8k+800~14k +600兩側外推200公尺

執行期間每月提交成果報告,內容涵蓋:

  1. 環頸雉座標、棲地(繁殖地)環境,並呈現調查之族群數量。
  2. 環頸雉與國道相對位置之圖資。
  3. 每月的調查,需依據前一個月之調查成果,提出可能受到工程影響之範圍,作為施工計畫調整參考。
  4. 施工中間看需留有相關之影像資料。
  5. 該月份如有發生緊急通報,則應提供建議事項及處理過程之描述。

 

1324-2-2

110/5/18

圖2
環頸雉生態監看成果

參、蝙蝠生態監看

蝙蝠為夜行性哺乳動物,白天休息時會進入休眠(torpor)狀態,此舉能有效節省體內能量消耗,因此蝙蝠每日休眠時,日棲所需有相對較穩定之溫、濕度等環境條件,才能有效保持自身能量,並避免被其他動物捕食;在野外自然環境中,常被蝙蝠所利用之棲所,包括樹洞、岩縫及自然洞穴等,而在人為活動較頻繁之地區,蝙蝠常利用屋瓦縫隙、建築物夾層、箱涵、橋梁下方等人造設施,作為日棲所。

根據國際蝙蝠保育組織於美國進行的研究,其所調查2,421座高速公路結構中,共發現有24種近425萬隻的蝙蝠,棲息於其中211個結構物中,顯示道路結構是可供蝙蝠利用之重要棲所(Keely & Tuttle, 1999)。此外,國道例行橋梁檢測及相關研究計畫,也在國道沿線之結構物中有記錄蝙蝠棲息,發現物種主要以臺灣葉鼻蝠、臺灣小蹄鼻蝠和東亞摺翅蝠為主,除了於國道結構箱涵中棲息之蝙蝠外,於國道周邊調查,也記錄有10種蝙蝠活動,臺灣低海拔所見之蝙蝠幾乎皆有記錄,顯示臺灣低海拔蝙蝠活動與國道結構間有密切相關。

揆諸耐震補強施工時,若未對棲息中的蝙蝠妥善處理即貿然進行工程,將使棲息其中的蝙蝠,放棄利用此一結構作為棲所,對蝙蝠族群的影響將十分巨大,而且臺灣本島之蝙蝠皆為食蟲性,成群覓食的蝙蝠,為其棲地周邊昆蟲數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控制農業害蟲有巨大的助益。

蝙蝠之物種特性及生態監看作為

1. 蝙蝠具有高度的生態多樣性,提供了包括植物授粉、種子傳播與控制經濟作物害蟲數量(秋行軍蟲)等,具高度經濟價值的生態系統服務,使其成為反映陸域生態系環境狀況的生物指數。

2. 綜觀全台國道箱涵內的蝙蝠,已記錄到台灣葉鼻蝠、台灣小蹄鼻蝠、東亞摺翅蝠、華南水鼠耳蝠、東亞家蝠等,其中台灣小蹄鼻蝠,為最主要且數量最多的物種。

3. 本案配合國道耐震補強上構期程,執行施工路段箱梁之蝙蝠族群清查作業,並依循職安法規,穿著安全防護裝備(侷限空間),進入箱梁內進行調查,依序對箱梁進行編號,記錄各箱梁內蝙蝠棲息種類及數量,相關監看作為與成果,如表2、圖3所示。

4. 施工前、中、後,由專業生態人員進行蝙蝠監看,作業內容,包括生態監看計畫編撰、生態異常狀況通報,及處理(單一箱梁內發現≧10隻蝙蝠屍體,或單座橋梁發現總數≧20隻蝙蝠屍體)、定期舉辦施工人員環境與生態教育訓練、生態保護作為成果報告(含音軌、輔以影像紀錄)。

5. 本工程工期4年,工程完成後的橋下空間,保留原生當地植物,除可提升植被覆蓋,亦可增加昆蟲棲地及全對象之食物來源,使蝙蝠能持續棲息使用,避免因人造設施造成棲地切割,降低對環境之干擾。

表2 蝙蝠生態監看一覽表

項目名稱

現場作業人數

生態監看位置

交付成果

施工前橋梁箱室蝙蝠物種族群清查

3

施工前3個月執行1次

提交清查成果報告,其內容應涵蓋:

  1. 以可進入箱室之橋台或伸縮縫端作為樣站進行分區記錄。並記錄各箱室內蝙蝠利用物種與數量。
  2. 評估蝙蝠敏感等級,依據蝙蝠敏感等級分類進行施工規劃。

蝙蝠友善驅離及棲所封閉作業

5

工程施作前,應避開繁殖季(5~7月)執行。

依執行路段提交成果,其內容應涵蓋:

  1. 於執行路段箱室兩端出入口設置單向門等設施,限制蝙蝠進出;驅離設施建置完成後待蝙蝠自主飛離,並在兩夜後視情況進行人為驅離或帶出。
  2. 棲所封閉後,待蝙蝠離開棲所,工程完成後將單向門及其他臨時封閉設施拆除。
  3. 各路段執行時,應留存相關工作執行、封閉棲所設施之影像,並以文字輔助說明將作業流程彙整成冊。
  4. 依據當次執行狀況,比對該季生態監看作業結果進行簡要的生態減輕對策成果檢討及相關作業執行的改善建議,並彙整於該季季報。

施工中蝙蝠棲地監看

3

施工期間

依施工中之路段執行生態監看作業期間每月/季提交監看紀錄報告乙份,依工程時間增減執行月份次數。其內容應涵蓋:

  1. 於下午13:00~18:00在監看橋梁中記錄各箱室的蝙蝠種類、數量(輔以影像紀錄),並彙整於該月月報。
  2. 彙整各月份生態監看作業分析結果,比對記錄各樣站箱室外工程進度、周遭環境變化、工作執行情形等影像於該季季報,並輔以文字說明。

施工後蝙蝠棲地監看

3

工程完成後,執行3個月

依完工後之路段執行監看期間每月/季提交監看紀錄報告乙份,共3月份。其內容應涵蓋:

  1. 完工後之箱室內進行記錄。
  2. 於下午13:00~18:00在監看橋梁中記錄各箱室的記錄蝙蝠活動證據種類、數量(音軌、輔以影像紀錄),並彙整於該月月報。
  3. 說明現地蝙蝠活動情形(是否回到原棲地活動),比對施工中蝙蝠族群數量變動提出相關生態減輕對策改善建議或成效結果分析。

 

1324-2-3

圖3 蝙蝠生態監看成果

肆、結語

國內重大工程要能順利推展,主辦機關的支持扮演著關鍵角色,交通部、工程顧問公司、優良營造廠,三方各司其職,透過生態、減輕、補償、復育,多管齊下,為台灣擘劃永續發展之綠色國道,建構更友善的國道環境,這一點一滴,用心付出,民眾都看在心裡,有優秀的工程團隊當後盾,讓人民無後顧之憂,請大家站起來,舞動雙手振臂高呼,「工程以安全為名,一步一腳印,台灣向前行」。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