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期- 結構耐震設計:高韌性短梁、短柱

 林敏郎1,2、鍾立來1,3,4、林敏沁1

1國震中心、2成大土木系、3臺大學土木系、4逢甲大學土木系

臺灣位處地震帶,減緩地震的災害乃吾人首要的目標。從歷次地震之勘察發現,95%以上之傷亡來自建築結構的倒塌。因此,提升建築結構之耐震能力,即可大幅降低人員的傷亡,實乃最佳之策略。

建築結構之耐震能力,取決於其強度及韌性(變形能力),缺一不可。玻璃縱然強度高,但脆性(不具韌性),當強度超越時,立即劇烈破壞,毫無預警,故不會成為耐震材料。建築結構由梁、柱組成,而具有良好韌性的梁、柱,是韌性建築結構之先決條件。梁、柱之彎矩破壞屬韌性,剪力破壞屬脆性,所以剪力破壞必須排除之。

一般長度之梁、柱,傾向彎矩破壞,耐震(韌性)設計容易達成;若屬短梁、短柱傾向剪力破壞,耐震(韌性)設計就受到相當挑戰。建築結構因其功能配置,必須開門、開窗(圖1),短梁、短柱無可避免,經一系列理論分析及試驗驗證之研究,本團隊成功發展出易於設計,易於施工之高韌性短梁、短柱。本文旨在介紹高韌性短梁、短柱之效益,供工程界參考,共同提升建築結構之耐震(韌性)能力,減緩地震之災害[1,2]。

一、傳統之短梁

傳統之短梁長1.0 m,寬30 cm,深50 cm (圖2),長深比2.0,小於4,屬短梁。斷面之縱向鋼筋上下層各3支#8,腰筋兩側各2支#4,縱向鋼筋皆錨定於兩端之柱子上。橫向鋼筋#3,2支水平繫筋#4(圖3),橫向鋼筋間距10 cm。鋼筋之設計降伏強度皆為4200 kgf/cm2,而混凝土之設計抗壓強度為420 kgf/cm2

在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之反力牆及強力地板試驗系統,執行短梁往復載重試驗,一如預期,產生剪力破壞,於梁中央形成X型裂縫,於層間位移角3%之破壞狀態,如圖4所示。短梁之側力與側位移呈遲滯迴圈(圖5),正向之最大側力強度562.6 kN,負向568.9 kN,平均565.8 kN。以側力強度下降至最大值之0.8倍時,對應之側位移角視為極限側位移角,正向之最大側位移角2.63%,負向2.22%,平均2.43%,低於3%,遂為非韌性短梁;以側力強度上升至最大值之0.7倍,所形成之割線勁度,為等效勁度,結果是100.33 kN/cm。

二、高韌性之短梁

高韌性之短梁,係以一外層鋼筋,四周包圍著傳統之短梁的配筋,斷面左右擴大至45 cm,上下擴大至65 cm,兩端留有凹槽,長5 cm,凹槽內之梁斷面,保持原有傳統之短梁的斷面,寬30 cm,深50 cm (圖6、7)。外圍之縱向鋼筋12支#4,止於兩端之柱面,並未錨定於柱內,不提供彎矩強度;外圍之橫向鋼筋及垂直繫筋#3,間距10 cm (圖8、9),提供剪力強度。

外圍包覆著鋼筋混凝土,且兩端有凹槽,提升剪力強度,卻不增加彎矩強度,成功地排除剪力破壞,於凹槽內形成撓曲裂縫,層間位移角3%之破壞狀態,如圖7所示。

高韌性短梁之側力與側位移所呈現之遲滯迴圈,如圖10所示,正向之最大側力強度861.5 kN,負向824.2 kN,平均842.8 kN,為傳統短梁(565.8 kN)之1.49倍。以側力強度下降至最大值之0.8倍時,對應之側位移角視為極限側位移角,正向之最大側位移角5.81%,負向5.99%,平均5.90%,屬高韌性,且極限側位移角為傳統短梁(2.43%)之2.43倍。以側力強度上升至最大值之0.7倍,所形成之割線勁度,為等效勁度,結果是122.65 kN/cm,為傳統短梁(100.33 kN/cm)之1.22倍。

取每一往復側位移之最大側力點,將之連成線,成為包絡線,清楚表示側力與側位移之關係(圖11),無論在強度及韌性(變形能力),高韌性短梁皆遠優於傳統的。

三、結語

配合建築功能之配置(隔間、開門、開窗),梁之跨度受到束制,而形成短梁。跨深比小於4之短梁,傾向剪力脆性破壞,不利於建築結構之耐震能力。本研究採用鋼筋混凝土包圍短梁,包圍之縱向鋼筋止於兩端之柱面前或牆面前,不提供彎矩強度,僅提升剪力強度。經理論及實驗之驗證,成功排除原有短梁之剪力脆性破壞,確保彎矩破壞,大幅提升其變形能力,使之成為高韌性之短梁。

只要能夠排除剪力脆性破壞,高韌性短梁之兩端可留凹槽,亦可不留。除了四側擴大斷面,亦可三側、二側、甚至單側。擴大斷面的目標,是提高斷面之剪力強度,而不增加彎矩強度,排除剪力脆性破壞。短梁為鋼筋混凝土構造,斷面擴大之部分亦為鋼筋混凝土,單一工種,沒有介面的問題,施工容易,責任清楚。

本研究之成果已取得專利[3],樂於授權工程界,共同確保短梁之韌性,進而減緩地震之災害。

參考文獻

1. 鍾立來、林敏郎、黃昭勳、林敏沁 (2022),「創新鋼筋混凝土連接梁耐震行為研究」,中華民國第16屆結構工程暨第6屆地震工程研討會。

2. 林敏沁、林敏郎、黃昭勳
(2022),「創新鋼筋混凝土連接梁耐震行為研究」,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報告NCREE-2022-009。

3. 林敏郎、鍾立來、林敏沁,「連接結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中華民國專利證書,發明第I796276號。

1377-2-1

圖1 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組成之構件(包含短梁、短柱)

 

1377-2-2

圖2 傳統短梁

 

1377-2-3

圖3 傳統短梁之斷面及其配筋

 

1377-2-4

圖4 傳統短梁、短柱之脆性破壞(層間位移角3%)

 

1377-2-5

圖5 傳統短梁、短柱之側力及層間位移角

 

1377-2-6

圖6 高韌性短梁(兩端留有凹槽)

 

1377-2-7

圖7 高韌性短梁、短柱之韌性破壞(層間位移角3%)

 

1377-2-8

圖8 高韌性短梁之斷面及其配筋

 

1377-2-9

圖9 高韌性短梁、短柱之配筋(外層之小號縱向鋼筋並未錨兩側之邊界構材)

 

1377-2-10

圖10 高韌性短梁、短柱之側力與層間位移角

 

1377-2-11

圖11 傳統短梁及高韌性短梁之側力與層間位移角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