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耐震設計及評估:ETABS性能點之檢核

鍾立來1,2、張盈智3、邱聰智1,4、李文誠3、賴昱志5、王慧雯3

1國震中心、2臺大土木系、3築遠工程顧問、4臺科大營建系、5結構、土木技師

既有建築結構耐震能力之評估與補強[1],採用非線性靜力側推分析量化之。新建建築結構之設計地震力[2],係經結構超強因子1.4(反映結構之贅餘度)、起始降伏地震力放大倍數αy (反映降伏與設計地震力之關係)及結構系統地震力折減係數Fu(反映結構韌性之效應)等折減,實為彈性地震力。為確認新建結構之塑性及極限的表現,可輔以非線性靜力側推分析,側推一步一步地向前,結構從彈性進入塑性,非線性鉸依序出現。從非線性鉸發展之順序,進一步確認設計階段之強柱弱梁、軟弱層等檢核[3],更能確保耐震設計之品質。因此,非線性靜力側推分析,適用於既有結構之評估、及新建結構之設計。

 1308-3-1

1308-3-2

 

1308-3-3

 

1308-3-4

1308-3-5

1308-3-6

1308-3-7

四、結語

依現行規範,新建建築結構之設計地震力係經折減,成為彈性地震力,據而執行耐震設計。線性外插至極限狀態,從而檢核強柱弱梁及弱層。非線性靜力側推分析,呈現結構之完整的耐震行為(自彈性,而塑性,至極限)。由非線鉸發展之次序,確認強柱弱梁之存在及排除弱層之存在。從結構之層間變位,確認變形未集中於某一樓層,排除軟層之存在。依據ETABS所得之性能點(基底剪力及屋頂位移),本文提出方法,計算容量及需求譜加速度,以兩者之比值(容量需求比),量化性能點之合理性。

臺灣之計算方式與ETABS內建方法(包括遲滯阻尼比之估算、阻尼比修正係數之設定),未必完全相同,容量需求比不會恰等於1,初步認為,介於0.9至1.1,應可接受。以本文所舉之範例,475年及2475年地震性能點之容量需求比,分別為1.026及1.051,以臺灣之評估方法觀之,ETABS性能點之設定,可以接受,且略為保守。

參考文獻

1.邱聰智,鍾立來,涂耀賢,賴昱志,曾建創,翁樸文,莊明介,葉勇凱,李其航,林敏郎,王佳憲,沈文成,蕭輔沛,薛強,黃世建,「臺灣結構耐震評估與補強技術手冊 (TEASPA V4.0) (2020)」,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報告NCREE-20-005。

2.內政部營建署(2011),「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100.1.19台內營字第0990810250號令修正部分規定,自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一日生效。

3.鍾立來、陳俊鴻、楊耀昇、邱聰智 (2019),「結構耐震設計與評估:以側推分析檢核軟弱層」,技師報,第1175期。

4.鍾立來(2017),「簡易側推分析(四):等效阻尼比與等效振模質量」,教學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kltO92HG8

表1  475年及2475年地震之相關參數

1308-3-8

1308-3-9

 

1308-3-10

圖1 結構3D圖

 

1308-3-11

圖2 標準層平面圖

 

1308-3-13

圖3 Y向立面圖

 

1308-3-14

圖4   475年地震之性能點、遲滯能及應變能

 

1308-3-15

圖5   2475年地震之性能點、遲滯能及應變能

 

1308-3-16

圖6   2475年地震性能點非線性鉸之發展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