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半年剛飽受大旱之苦,除了限制民生的正常用水,同時也影響了農業灌溉;緊接者在下半年的幾場強降雨,確實解決了缺水可用的燃眉之急。但這幾場極端的降雨量,也導致了各地淹水災情及財產損失。這些特殊的現象,並非只發生在台灣。

同時間,中國河南鄭州,在三天內降下六百多毫米的暴雨,淹沒了水利、交通及民生相關設施,更因此造成大量人員之傷亡;此外,德國、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也發生一天降下一個月雨量的情況,而釀成世紀洪災,全球各地災損頻傳,因為極端氣候引發的災情,規模還不斷擴大,對於生命、財產與經濟,產生極大的損失。

談到台灣的地理位置特殊,除了位處環太平洋的地震帶,亦是位於太平洋颱風侵襲的主要路徑,因此,整體地質環境,除了常受到地震力作用外,再加上颱風及極端強降雨之加成作用下,災害的產生,將更顯常態與嚴重。

然而,極端氣候對環境產生的衝擊,是全面性的,單以今年的水資源危機來說,不只民生問題,甚至是國土開發、公共衛生、糧食資源、公共建設等,皆造成了影響。但是,面對極端氣候的肆虐,若一昧地採取工程手段治理,畢竟有其極限。反而應思考『如何在環境與開發之間的和平共處』,才不致遭到大自然的反撲。為此,不光只是工程人員,全民各界皆應『跳脫傳統思維的框架』來看待這個問題。

極端氣候時代,工程是需要跨領域的整合。工程相關人員不能再單憑工程技術本位的思維,對於環境變遷之相關演變、政策、規範及技術,各方面皆需整合,藉由足夠的資訊與技術能力判斷,方能避免不當的開發。在極端氣候作用下,環境產生的影響,已遠超工程技術所能獨力解決的範疇,然而這也是導致災害發生或加劇災情的主因。換言之,減少不必要或不當的開發,先從問題的核心源頭來開始防範;接著,對於必要的開發建設,仍需藉由整合後的專業技術,周全考量以避免有所疏漏。

畢竟常見諸多工程,雖有其開發的需求,但是內容上,卻仍有許多值得討論或調整的空間,須經一連串的研討判斷與決策,甚至進行至施工階段,再藉用工程品質的提升及管理作為,予以圓滿完成。終究極端氣候的影響下,若一昧的以工程手段去處理,常未盡適宜,也不見得具有成效,尤其碰到災情越來越大、或動輒破紀錄的情境來說,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就像個無底洞般地,深不見底,沒完沒了。

對一般民眾來說,極端氣候帶來的災情禍害,也因為數位資訊的傳播發達,開始有切身的體認及警覺,因此,政府除了在工程治理的面向加強外,更須向民眾宣導災害風險的教育,讓民眾認知『今日的災害強度已非往昔可比』,更需跳脫過去『硬碰硬』的治理作為,協助民眾認知『工程手段已非避免災害發生的唯一方法』,官民一條心,防災、避災、減災,成效愈佳。

「人定勝天」這句古訓,到底開始於何時,已無法確認。由於人類擁有一顆既科學,又聰明絕頂的精靈頭腦,和發達的思想。在60年代,「人定勝天」這句話,輒用來激發人類的豪情壯志,鼓勵年輕人努力向上,只是難免會高估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迷信『人定勝天』。只有從電視上得知世界各地,因暴風雪、風災、森林大火、水災、海嘯、地震、火山爆發等,大自然已對人類造成的慘痛災害時,對『人定勝天』這句訓語的反思,才會油然而生。

其實,『人定勝天』它真正解讀,應是:『鼓勵人們努力向上,至終可改變天命,克服自然困境。』,而非人類必定戰勝上天大自然之意。換句話說,面對當前極端氣候日趨嚴峻之際,人類反而要轉化學習,省思適度與極端氣候下的環境共存之道,才能在更大規模的天然災害來臨前,建立災害來臨的自保及應變,這也才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作法。

總之,本報認為,人類應藉由過去歷次災害的經驗與教訓,檢視其肇因。面對當前環境變遷、與災害風險提高的嚴峻挑戰,全民皆應有「退讓」的新思維,落實施行省視自然環境的規劃設計,並保有危機意識與警覺的防災觀念,方能降低災害的發生。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