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期- 氧化石墨烯性質及在混凝土工程應用可行性探討(一)

 

黃兆龍 土木技師/臺灣科技大學特聘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材料 博士

一、前言

石墨烯老早被認為是假設性結構,無法單獨穩定存在,當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與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成功在實驗中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見圖1所示,而證實它可以單獨存在,兩人也因「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刻很多應用假想,被異想天開的科學家及研究者,前撲後繼地加以探索,而不斷推陳出新地得到很好的成果。

然而石墨烯是否真的那麼神奇,而是否可以在混凝土工程中創造出高性價比的性能,而被工程界所接受,有待考驗,也是本可行性評估的目標。

1414-2-1

圖1 石墨、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的結構假想圖

二、石墨烯及其特性

石墨(Graphite),又稱黑鉛(Black Lead),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碳的其他同素異形體有很多,為人熟悉的例如鑽石)。作為最軟的礦物之一,石墨不透明且觸感油膩,顏色由鐵黑到鋼鐵灰不等,形狀可呈晶體狀、薄片狀、鱗狀、條紋狀、層狀體,或散佈在變質岩(由煤、碳質岩石或碳質沉積物,受到區域變質作用或是岩漿侵入作用形成)之中。化學性質不活潑,具有耐腐蝕性。石墨具有層狀的平面結構,結構如圖1左方所示,每層中碳原子都排列成蜂窩狀晶體結構,層內原子間距0.142nm,層間距0.335nm,這麼薄的厚度其比表面積是非常大的。層內每個碳原子的週邊以共價鍵連結著另外三個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個六邊形,每層間有微弱的范德華力。由於每個碳原子均會放出一個電子,那些電子能夠自由移動,因此石墨屬於優良導電體。

當2004年被海姆與諾沃肖洛夫分離出之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個平面薄膜。石墨烯的排列型式與石墨的單原子層相同,呈現蜂巢狀的單層二維晶體,在物理特性上,無一材料與其相仿。目前石墨烯的製造方法,有機械剝離法、化學氣相沉積法、外延晶體生長法、氧化還原法等,未來想必有更多創新的分離方法被推出。

石墨烯為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之二維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也是最堅硬的奈米材料,性質上完全透明,透光率高達97.7%,只係吸收2.3%光,為已知的材料中電阻率最小的,甚至比銀還低。導熱系數高達5,300 W/m·K,高於奈米碳管與金剛石。石墨烯的應用,因為碳原子的蜂巢狀晶格中的電子海,所形成的特殊能量與動量相依關係,石墨烯具有諸多優異特性,例如比鋼鐵強上百倍的強度,以及比銀更優異的導電性。這樣的特性,除了可以讓物理學家深入探索基礎量子物理學之外,更成為全世界的材料科學家們瘋狂探索大量可能的應用途徑。其中最實在的用途是觸控螢幕的應用,由於石墨烯具有的高透明度、強度和導電性,可說是非常理想的材料。

另外,石墨烯最引人注目的發展,是取代以矽為主的半導體電晶體結構的可能性,突破目前已遇到的瓶頸,以延續摩爾定律的願景。通過石墨烯所具有的原子尺度進一步微縮晶片,以克服目前以矽為主材料製作的晶片所面臨的尺寸限制。如果這個夢想可以實現,半導體工業將從「矽時代」進入「碳時代」的新紀元。這些美好的理想,在各行各業中展露頭角且大放異彩,但是否也適用於混凝土工程上也是一大考驗。

三、石墨烯在混凝土工程上應用

1414-2-2

圖2 奈米材料與膠凝材料主要成分粒徑、比表面積的對比

石墨烯是二維平面材料中厚度最薄且強度最高的材料,見圖1所示,圖2顯現出石墨烯奈米材料與膠結料及其他材料間的尺寸關係,光從尺寸大小上比較,這些顆粒間是可以互填的。石墨烯的單片層厚度為0.35nm左右(只有水泥尺寸的30,000分之1左右),比表面積可達2,600m2/g(為水泥比表面積的10,000倍左右),拉伸模量約為1,100GPa,斷裂強度為130GPa,是鋼鐵的100多倍,電導率為2×105cm2/(V·S),熱導率為3~5×103W/(m·K),由於其獨特的二維共軛結構,石墨烯展現出非常突出的物理特性,包括優異的電學、熱學、光學和力學性質。

這些特性如果能夠導入混凝土中,想必可以使混凝土強度類似鋼鐵一般。但是石墨烯如此細小而比表面積巨大,在混凝土中將會吸附很多表面水膜,勢必造成甚高的黏性,阻礙顆粒材料間的流動性。同時細小的粒徑在混凝土的大海中,會因微細小而產生布朗寧運動,甚難在混凝土均勻散布。假設工藝上可以克服比表面積極大造成的工作性困擾、及厚度薄而重量輕的拌和均勻性問題的話,則優異力學性質可應用於裝配式建築結構上,又因為優異的電學如導電性材料,做為未來導電車道為電動車充電,或可做為融冰除雪的道路,符合未來工程碳中和及碳達峰使用。

表1  混凝土增強材料的物理性質

材料

抗拉強度

(GPa)

密度

(kg/m3)

直徑厚度

(nm)

比表面積

(m2/g)

石墨烯

<130

2200

<0.08

2600

氧化石墨烯

<0.13

1800

<0.67

700-1500

鋼纖維

1.50

7800

50000-900000

0.02

聚合物纖維

3-5

900

18000-30000

0.225

玻璃纖維

72

25-40

5000-10000

0.3

 

經過許多土木領域研究者的探討,發現石墨烯直接使用於混凝土的效果不彰,主要仍是分散性的問題。所以找出將石墨烯加以氧化成為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則想像可以發揮出石墨烯的特有功能,然而氧化後的氧化石墨烯抗拉強降至0.13GPa為石墨烯的1,000分之1,鋼纖維的10分之1,完全弱化了原有石墨烯的特殊功能,所以對混凝土的改質作用是有限的,比較表1所示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不同點。氧化石墨烯無論如何仍是一種具有大比表面積(700~1,500m2/g)但變小了,約為石墨烯的10分之1和適宜力學性能及柔韌性能的二維片層奈米結構。圖1顯示其結構上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團:羥基(-OH)、羧基(-COOH)及環氧基(-O-)。這些活性基團的存在使得氧化石墨烯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其很容易在水中被分散製備成奈米分散液,且易於與其他化合物複合形成插層複合物。針對水泥混凝土的自身缺陷,在其內部存在大量的微裂縫和孔隙,直接導致了混凝土的高脆性、低抗拉、低耐久性能的本質特性。

研究者試著將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混合製備成奈米片分散液,兩種分散液對水泥基材料凝結時間、水化產物微觀結構及強度的影響,驗證兩種奈米片分散液的摻入均能明顯縮短水泥的凝結時間,減少硬固水泥漿內部的孔隙,使結構緻密化,部分氫氧化鈣(Ca(OH)2)晶體呈現出由一位點向外發散的多面聚集的結構狀態。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加入能加速水泥水化反應速率,未改變水化產物的種類,但可提高水泥基材料的力學性能,尤其是3天抗彎強度的提高最為明顯。由此也暗示同時添加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可取用二者的優點而不失去石墨烯強大的性能,是施工實務可資應用的。

朱等人根據修改後的安德里森和安德森模型,結合頁岩陶瓷砂和奈米材料,開發了超高性能輕質混凝土(UHPLC)。作者使用氧化石墨烯(GO)來改善UHPLC的機械性能,并系統地研究了GO對UHPLC的可塑性、機械性能和微觀結構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添加GO可以使UHPLC的抗彎強度、抗壓強度和彈性模量分別提高6.3%-22.4%、7.6%-16.7%和4.1%-13.0%。因此,作者得出結論,最佳的GO含量為0.06%,可以提供UHPLC更好的機械性能和微觀結構。

Yeke和Yo研究了不同質量的GO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可塑性和機械性能的影響,並通過XRD、SEM、MIP和奈米壓痕等微納分析方法探索其機制。結果表明,添加0.04%的GO會降低UHPC的流動性,減少糊狀物的初始和最終凝結時間,並使樣品在28天時的抗壓強度、抗彎強度和抗拉強度分別提高15.8%、14%和15.3%。微納分析結果還表明GO促進了水泥水化反應,減少了UHPC的孔隙度,改善了鋼纖維與基質之間的界面過渡區的微觀結構,提高了奈米力學性能。這主要歸因於GO的成核效應和與C-S-H凝膠的界面結合。

余和吳研究了使用GO增強細粒回收骨料(RA)的UHPC性能。基於修改后的安德里森和安德森顆粒填充模型,設計了帶有細粒RA的UHPC初始混合物,並研究了不同含量的GO對帶有細粒RA的UHPC的機械性能、體積穩定性和耐久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帶有細粒RA的UHPC的機械性能、體積穩定性和耐久性能與自然河砂的UHPC相當甚至更好。此外,綜合考慮到UHPC的機械性能、耐久性能和孔隙結構,最佳的GO含量為0.06重量%。此外,由於添加GO,UHPC的抗壓強度、抗拉強度、抗彎強度和彈性模量分別增加了2.04%-16.04%、7.36%-30.50%、5.83%-23.40%和3.62%-12.95%;最后,由于添加GO,UHPC的抗氯離子穿透性和凍融抗性得到有效改善。

朱等人研究了GO作為添加劑增強從回收沙制備的UHPC的性能。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濃度的GO對UHPC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的影響。此外,分析了不同混合濃度下從回收沙制備的UHPC的微觀結構對GO添加劑的影響。添加GO導致以下結果:(1)回收沙制備的UHPC的孔隙度減少了4.45%-11.35%;(2)回收沙制備的UHPC的抗壓強度、抗彎強度、劈裂抗壓強度和彈性模量增強了8.24%-16.83%、11.26%-26.62%、15.63%-29.54%和5.84%-12.25%;(3)UHPC對氯離子滲透的抵抗性增加,抗凍融性能得到改善;(4)綜合分析GO對UHPC的微觀結構、機械性能和耐久性的影響,確定了UHPC中GO的最佳混合濃度為0.05重量%。

余等人研究了GO對UHPC基質和鋼纖維周圍的界面過渡區(ITZ)的微觀結構和微機械性能的影響,揭示了GO的作用機制,充分了解GO增強UHPC的中觀和宏觀力學行為。使用汞入侵孔隙度(MIP)和反射式電子显微镜(BSEM)系統研究了微觀結構演變,使用奈米壓痕試驗定量表征了UHPC基質和ITZ的微尺度斷裂韌性。結果表明,GO促使更多的硅酸鈣水合物生成,顯著減少了鋼纖維和基質之間的界面過渡區的孔隙度,從7.5%-13.4%降低到5.3%-10.5%,並促進了微觀結構的均質化。由于孔隙度的減少和GO奈米片的橋接效應,ITZ的微尺度斷裂韌性在關鍵劑量0.04%的情況下增加了24.9%,從0.994 MPa·m1/2增加到1.241 MPa·m1/2,這有利于鋼纖維與基質之間界面的鍵合,從而使直纖UHPC和勾纖UHPC的宏觀抗彎強度分別提高了14.7%和13.9%。

Shanmura Priya等人聚焦于氧化石墨烯(GO)對含稻殼灰(RHA)和非RHA的高強混凝土(HSC)的增強效應。水泥用10%的RHA取代。GO以0.025%,0.050%,0.075%和0.1%的比例加入水泥的重量。工程混合物的性能通過力學(抗壓強度,抗彎強度和劈裂抗壓強度)、耐久性(吸水性,吸水性,快速氯離子滲透和耐酸性)和微結構(SEM和EDAX)評估。結果顯示,與不添加GO的HSC相比,添加GO可以顯著提高HSC的機械和耐久性能,且在部分替換10%RHA的水泥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在機械和耐久性能方面,機械和耐久性能的最佳組合是10%RHA和0.075%GO。超過0.075%的GO百分比會降低強度和耐久性能。此外,微觀結構研究表明,同時含有RHA和GO的混合物表現出更致密的微觀結構,通過消耗氫氧化鈣并在基質中產生額外的C-S-H凝膠,得出結論,GO和RHA在HSC中的應用具有實用性。

Reddy和Prasad實驗性地研究了石墨烯氧化物(GO)對水泥混凝土的靜態和動態力學特性的影響。研究了四種不同GO用量(水泥重量的0.05%,0.10%,0.15%和0.20%)和兩種不同等級的混凝土,即標準混凝土(M30)和高強混凝土(M60)。測定了壓縮強度和和弦彈性模量等靜態性能。使用衝擊錘技術在自由-自由條件下獲取了混凝土樑的基本固有頻率、阻尼比和模態形狀。此外,還確定了不同振動模式下的基本共振頻率。動態彈性模量、動態剪切模量和動態泊松比也被確定。實驗結果表明,GO添加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有顯著提高。添加GO的抗壓強度最大增加值在0.15%的GO用量下,標準混凝土的7天和28天的提高分別為58.2%和47.7%,高強混凝土的提高分別為51.2%和24.3%。衝擊錘測試顯示,基本固有頻率的最大增加值分別為8.0%和6.6%,最大減小的阻尼比分別為29.1%和26.3%,與控制混凝土相比。超聲波脈沖速度結果表明,添加GO可以顯著改善混凝土的均質性。掃描電子显微镜(SEM)和EDX顯微結構研究發現,添加GO到混凝土促進了改善水化相的發展,形成了致密的微觀結構。

王和張從化學環境的角度,提供了石墨烯氧化物(GO)與硅酸鈣水合膠(C-S-H)凝膠之間的界面鍵合的深入了解。這是水泥基材料中鍵合相的主要組成部分。研究結果顯示,UHPC中產生的C-S-H在插層中具有更多的鈣和氫氧化物分佈,導致插層間距增大,吸附更多的水分子。水和氫氧根占據界面化學鍵的位置,削弱了C-S-H/GO界面的鈣-氧離子鍵和氫鍵網絡,但它們可以作為連接C-S-H凝膠和GO片之間的橋梁。UHPC樣品的C-S-H/GO界面的界面作用能更大,由于更多的插層鈣,這導致了C-S-H/GO界面的拉伸強度更高。在拉伸過程中,界面的水分子隨著結構變形形成了一個氫鍵網絡,從而改善了結構的延展性。此外,拉伸過程中GO片的邊緣緊密附著在C-S-H上,表明Ca-Ocoo−鍵的強度很高。

盧和歐陽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NS)添加劑對水泥砂漿和超高強混凝土(UHSC)性能的影響。得到的GONS-水泥復合材料易于制備,并具有出色的力學性能。然而,隨著GONS含量的增加,流動性降低。使用不同量的GONS(水泥重量的0-0.03%)制備UHSC試樣。結果表明,使用0.01%的GONS(按水泥重量計)可以使28天后的抗壓強度增加7.82%。此外,添加GONS可以提高抗彎強度和變形能力,其增幅超過抗壓強度的增幅。此外,場發射掃描電子显微镜(FE-SEM)用于觀察硬化水泥糊和UHSC樣品的形態。FE-SEM觀察表明,GONS在基質中分散良好,與周圍水泥基質的結合牢固。此外,FE-SEM觀察還表明,GONS可能影響水化產物的形狀。然而,水化物的生長空間也對水化物的形態具有重要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GONS對水泥復合材料的真正水化機制。

吳等人對包含0.00-0.05%石墨烯氧化物(GO)奈米片的UHPC的微小流動性和物理性能進行了實驗研究,並針對水灰比為0.16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小流動性隨著GO奈米片含量的增加而逐漸降低。結果還證實,在標準固化和蒸汽固化條件下,GO奈米片的最佳含量分別為0.02%和0.04%,相應的抗壓強度和抗彎強度顯著提高,為開發更具成本效益和環保的UHPC以實現更可持續的基礎設施奠定了基礎。

(待續)

參考文獻

1.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石墨烯。

2. 黃兆龍,2003,高性能混凝土理論與實務,詹氏書局。

3. 黃兆龍,2003,卜作嵐混凝土使用手冊,科技圖書公司。

4. 黃兆龍,2002,混凝土性質與行為,詹氏書局。

5.Hwang, C.L., S.Y. Lin, 2011, High Performance Green Concrete Mixer and High Performance Mixing Method for Green Concrete, US 2011/0103172

6.Hou, P.S., H.Y. Hsieh, C.L. Hwang, C.T. Chen, 2012,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 Material Mixture And Method Of Precasting, US 8,101,016 B2,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7.Hwang, C.L.,  L.S. Lee, 2013, Composition for Manufacturing a Support of Railroad Rails, UK THE PATENT OFFICE.

8.黃重富,2023,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對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響評論。

9.Hugh O. Pierson, Handbook of carbon, graphite,diamond, and fullerenes: properties,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p. 61,
William Andrew, 1993 ISBN 0-8155-1339-9.

10. Lee, C.; etc(2008). "Measurement of the Elastic Properties and Intrinsic Strength of Monolayer Graphene". Science. 321 (5887).

11. Siebel, E. (1989) Air-Void Characteristics and Freezing and Thawing Resistance of Superplasticized Air-Entrained Concrete with High Workability. In: Malhotra, V.M., Ed., ACI SP-119: Superplasticizers and Other Chemical Admix- tures in Concrete,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Detroit, 297-320.

12. Bouzoubaâ, N., Bilodeau, A., Fournier, B., Hooton, R.D., Gagné, R. and Jolin, M. (2008) Deicing Salt Scaling Resistance of Concrete Incorporating Supplementary Cementing Materials: Laboratory and Field Test Data. Canad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35, 1261-1275. https://doi.org/10.1139/L08-067.

13.Yuan, X., Dai, M., Li, M., Zhang, S. and Zhang, M. (2022) Effect of Graphene Oxide and Fly Ash on Frost Resistance of the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ustainability, 14, Article No. 6236. https://doi.org/10.3390/su14106236.

14. Wang, L., Zheng, D., Zhang, S., Cui, H. and Li, D. (2016) Effect of Nano-SiO2 on the Hydr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Portland Cement. Nanomaterials, 6, Article No. 241. https://doi.org/10.3390/nano6120241.

15. Yoo, D.Y., Kim, S., Park, G.J., Park, J.-J. and Kim, S.-W. (2017) Effects of Fiber Shape, Aspect Ratio, and Volume Fraction on Flexural Behavior of Ultra-High-Performance Fiber-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s. Composite Structures, 174, 375-388. https://doi.org/10.1016/j.compstruct.2017.04.069.

16. Alrekabi, S., Cundy, A.B., Lampropoulos, A., Whitby, R.L.D. and Savina, I. (2017)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Novel Cement-Based Composites Prepared with Nano-Fibres, and Hybrid Nano-and Micro-Fibres. Composite Structures, 178, 145-156.
https://doi.org/10.1016/j.compstruct.2017.06.045. (未完)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