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期-從日本看台灣 談 廢墟重建如何全民一心護持國家形象


二戰期間,自1944年底起,日本遭受盟軍轟炸,光在首都東京就共計106次以上,造成十餘萬人死亡、與數百萬人顛沛流離,及百萬戶房屋焚毀,終戰後的東京滿目滄夷。這人為轟炸造成的死傷與城市的破壞,尤比1923年9月1日,東京外海相模灣伊豆大島海底,發生淺層規模8.3級之關東大地震的死傷,還更慘烈。

大和民族之毅力,展現在其首都東京廢墟的重建之實例,值得國人學習。1958年底,東京芝公園啟用了333m的「東京電波鐵塔」,以迎接1940年因戰取消,1964年補辦之東京奧運。距其終戰不到20年,該城市就爬起來了,其復甦能力之強,不僅顯現該國人民之信心,也展現給國際社會瞭解其外匯投資力道之強。

又,2011年發生規模9級之東日本311大地震,引發海嘯與核外洩等,傷亡慘重,但翌年全國最高634m淺草「晴空塔」就啟用,並在2021年嚴重疫情衝擊下,勉力舉辦完成第32屆奧運,其克服困難的決心、執行的行動力,及團結合作的凝聚力,再次顯現無餘,令人敬佩。

尤其在1964年補辦之東京奧運建設期間,完成首都高速公路、擴建羽田機場及其軌道運輸、地鐵日比谷線通車等工程,與奧運場館建築,大部分是由日本人自行規劃、設計、監造與施工完成。其中,如建築師丹下健三由設計之代代木主場館經驗,1987年其設計的東京聖瑪利亞大教堂,就為他贏得日本首座普立茲克獎,為該城市進行戰後重建的大手術復甦。

至於2021年第32屆奧運,曾引進外國建築師來操刀,如全球首位獲得普立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的女建築師扎哈哈蒂(Zaha Mohammad Hadid),也是我國淡江大橋的設計者,其所設計新穎酷炫之灣岸競技場,無法與當地神宮外苑與小石川後樂園等文化古蹟融合外,且建造經費膨脹了1倍以上高逾21億美金,遭受到日籍建築大師磯崎新(いそざき あらた)指摘,該設計像「一隻等待日本沈沒之烏龜」;與伊東豐雄(いとう とよお)的負評與民眾反彈,使得當時首相之安倍晉三(あべしんぞう )裁決另再招標,最終由日籍建築師隈研吾(くまけんご)得標,以該場館整體風格,圍繞著日式和風禪意與自然巧妙地結合,運用大量木材,來展現既有傳統「生命之樹」,善用高強度與高韌性的不銹鋼合金柱,搭配複合型桁架(Tress),來支撐玻璃帷幕頂版與側牆等,形成具有穿透性並與周邊地貌、地景結合成一體,發揮建築光影效果之日式場館(地上5層、地下5層,建築面積約近70000m2,可容納6.8萬名觀眾)。

以上實例可知,日本舉國團結,是如何的保護其國人工作權與職場尊嚴,儘可能讓其國人有工作機會,不論是國際競圖,均可見其端倪,故國外建築師想進入日本來競技嶄露頭角,實比進入臺灣難上百倍!而日本藉由建立高塔或是指標性建築物等外在意象,凝聚全國人民的信心與希望,團結一致達成全國大目標,值得『愛自由過度幾盡散漫』的臺灣子民深思效法。

就以阿里山森林鐵道為例,該鐵道係日治時期1906年施工,僅6年就建竣於1912年通車;而該森鐵卻在2009年遭受88莫拉克風水災蹂躪,重創斷線迄今,已達14年,尚未全線通車,對吾等工程人員而言,真是汗顏。而阿里山森林鐵道未能營運,對台灣國際形象的宣導,何嘗不是一大損失。

再則臺灣是天然資源極匱乏的島國,近幾年來建築物硬體之費用極高,早已不輸歐美日先進國家的預算規模。目前執行中的臺北大巨蛋,係由香港劉榮廣、伍振民與臺灣瀚亞建築師事務所等,操刀設計的,雖是不算成功的實例,但亦可從這慘痛過程,獲取不少寶貴經驗。

近日籌辦中的臺灣立法院擴建計畫等,均是城市重建操刀與其他建築效尤的契機,期盼決策者讓我們臺灣國人,有優先試石煉金的好競技場,莫再淪為國際掮客來掠奪的獵物。

1375-6-1

圖1 日本東京淺草的晴空塔643m是全球第2高塔(賴品寬攝)。

 

1375-6-2

圖2 日本晴空塔643m,塔基在地上4樓的入口處其抗震韌性堪稱全球最佳(賴品寬攝)。

 

1375-6-3

圖3 晴空塔眺望西北方200約1.4km的淺草寺、隅田川及最右邊雙Y型對接之櫻花大橋(賴品寬攝)。

 

1375-6-4

圖4 晴空塔往東北450可眺望武東伊勢崎線與武東龜戶線交叉之曵舟車站與南側圓形帷幕JCR電訊大樓 (賴品寬攝 )。

 

1375-6-5

圖5 晴空塔向西南300遠眺約5.3km可見巨蛋競技館圓形屋頂(賴品寬攝)。

 

1375-6-6

圖6 由東京墨田區本所吾妻橋右岸橋台看晴空塔與法國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設計之朝日啤酒百週年紀念超爽大樓屋頂上設置黃金火焰雕像(賴品寬攝 )。

 

1375-6-7

圖7 東京文京區巨蛋緊鄰小石川後樂園古蹟之樹林具穿透性視野 (賴明煌攝)。

 

1375-6-8

圖8 巨蛋競技館的主鋼柱與複雜桁架撐起帷幕玻璃屋頂 (賴明煌攝)。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