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期-全國下水道局限空間出入坑作業評鑑參賽經驗分享

墩興營造公司/順捷營造公司 吳祥維 董事長

江筱瑩 技師

丁彥今 技師

一、前言

污水下水道工程為象徵國家與都市進步之指標,亦為我國行政院核定之國家重大建設,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評估全球國家競爭力,將『污水處理率』列為評比項目之一。

內政部營建署,為強化下水道從業人員的職場安全觀念及提高其工作場域的安全性,於民國111年首度辦理「全國下水道局限空間出入坑作業評鑑」,由各縣市推派廠商代表受評。筆者服務之公司,長年承攬下水道系統建置、搶修、維護等工程,深知危害事故之嚴重性,特別重視職安,經由機關推薦,代表臺中市政府參與此項評鑑,在全國17個縣市中勝出獲得優等獎。茲將參與此評鑑之經驗分享,盼拋磚引玉,共同提升職業安全,共創及守護勞工朋友。

二、局限空間定義

依據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所稱『局限空間』,係指非供勞工在其內部從事經常性作業,勞工進出方法受限制,且無法以自然通風來維持充分、清淨空氣之空間。

因下水道是埋在地底下日常看不見,但又攸關民眾生活品質的重要民生基礎工程,所以相關從業人員,必須深入地底進行施工與養護,其工作環境是密閉空間,又或者是通風受限的局限空間,常見施工人員昏迷,造成原因主要如下:

1.氧氣濃度不足造成人員缺氧使人員呼吸困難、暈眩、昏迷。

2.施工人員於人孔內作業時擾動底部淤泥,使有害氣體(如:硫化氫、一氧化碳、甲烷...等)釋出,導致人員頭痛、噁心及四肢無力、昏迷。

3.通風換氣未確實、通風管有折角,未能將氧氣送入人孔,或發電機廢氣排放位置直對通風設備,被吸入後送進人孔內。

4.四用氣體偵測器故障、無法作動,未能及時偵測氣體濃度異常。

5.人員配戴之安全帽、安全帶等防護具鬆脫,進入坑內後未抓緊、站穩或路面濕滑,失去重心導致頭部撞擊人孔造成昏迷。

三、公司管理作為

本公司為提升職安思維,落實源頭安全管理,訂定職安管理目標及對安全衛生之承諾,為加強公司職安管理能力,積極輔導員工取得缺氧作業主管、甲種職業安全衛生作業主管及臺灣職安卡等專業證照;施工團隊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及相關法規,訂立危害防止計畫;對從事缺氧危險作業之勞工,施予必要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方得進場;提供預防缺氧作業之通風、監測設備、個人防護用具及防墜設施,來達成降災、減災的目標。

四、評鑑經驗分享

參與受評廠商於演練場地(主辦單位安排之一特定人孔),演練「一般作業」及「緊急應變」兩個項目,時間為1小時。

(一)一般作業為作業人員進出局限空間作業時的程序

1.局限空間作業前:局限作業前須於危險作業3日前,至轄區勞動檢查機構之網站申報,作業前對所有人員進行任務指派即工具箱會議。

2.作業場所需設置符合規定之安全設備:如通風換氣設備、護欄、交通號誌、告示牌、通訊器材、安全上下設備、三角架、出入坑人員管制牌及缺氧作業場所告示牌。

3.設置符合規定之防護裝備:個人安全警報器、四用氣體偵測器、全身背負式安全帶、捲揚式防墜器、安全帽、空氣呼吸器。

4.人孔開啟後:

1)設置通風設備,並使其維持正常運轉,確認風管完整性及送風方向(人員進入設施應進行送風,另一口抽風),保持新鮮空氣進氣,且進氣口應遠離污染源。

2)坑內使用四用氣體偵測器做氣體測定,且現場作業人員應了解危害物質之容許濃度(一氧化碳<35ppm、硫化氫<10ppm、可燃性氣體<30%、氧氣應介於18-23%)。

3)相關設備設置好後,填寫許可申請表,並確認工作人員身心狀況後始可作業。

5.作業中:缺氧作業主管應從事監督及管理,並指派一人以上之專責監視人員,隨時監視作業狀況,作業開始前後,需進行人數及工具清點,且作完善紀錄。

(二)緊急應變作業,為模擬1位人員突然昏倒,作業人員處置程序。

當事故發生時應立即通報,救援人員入坑救援前,需檢查空氣呼吸器(空氣瓶空氣壓力是否正常、有無進行密合檢點、空氣調節閥及警示器是否正常運作),完整且正確穿戴裝備後入坑救援,救援時救援人員將機械或動力輔助之吊升設備,鉤至昏倒人員全身背負式安全帶上,吊掛時於下方防護避免發生意外狀況,出坑後以簡易擔架,移動昏倒人員移至安全且陰涼處,進行簡單救治並送醫急救,工區發生事故後,需對事故發生原因進行檢討、及改善會議且紀錄存檔,以為後續作業參考。

五、獲獎關鍵

「企業要想贏,公安要先做」,本公司以法規為基礎,自主提升各項安全設備規格,採用五件式救援設備取代傳統三腳架,其底座可依人孔型式作調整,載重200公斤捲揚速度快且省力,把握搶救黃金期;人員入坑穿戴之背負式安全帶,於腰部加強防護,可減緩施工人員因長時間穿戴造成的不適;工作井周圍之護欄,為活動式插銷型,並設置高於路面60公分之扶手,加強保護作業者安全;再透過定期紮實的訓練,讓施工人員熟稔局限空間作業職安及應變作為。

1.五件式防墜設備

本公司承攬案件中,有多數的人孔作業,經常會進入人孔進行搶修、疏通,為加強作業安全性及提高搶救速度,特別自國外引進3M之5件式密閉空間吊艇架起重設備,有別於常見的三角架式捲揚器,該設備由輕質、耐腐蝕的鋁製結構製成,最重可載重205公斤,這組捲器揚升降速度,可達每分鐘4~9公尺,人腦缺氧4~6分鐘就有腦死的可能,而墜落時人體呈現直立狀態,導致血液無法回流至心臟及大腦,內臟會受到安全帶的壓迫,20%的血液無法回流,5-10分鐘即可發生傷害。若人員在10公尺人孔底下昏迷,從發現到吊上地面,最快只需2 分鐘,可大大降低死傷的風險。

2.排風風管另設置不鏽鋼彎管

人孔開啟後,分別於上游人孔送風、下游人孔抽風,以一送一抽方式進行通風換氣;本公司採用不鏽鋼通風管伸入人孔,其送風面積、風壓不衰減,除可避免塑膠通風管折角影響送風效果,給予工作人員充足空氣外,更降低缺氧、中毒風險。

3.入坑人員配戴生命偵測器

人員在有墜落風險空間作業時,必須穿著背負式安全帶,檢查背部、腰部、胯部安全帶皆服貼於身體,進入後扣上安全母索,避免於移動過程中墜落,另需配戴生命偵測器,當人員靜止不動25秒會發出警報聲,靜止不動40秒會發出高分貝警報聲,讓監視人員即時發現作業人員有異狀,隨即安排救援行動。

4.腰部加強防型護背負式安全帶

採用腰部加強防型護背負式安全帶,能有效分散墜落衝擊力量,減少內臟傷害且能使救援容易。人員穿著時,一定要將胸、腰及跨部腰帶,束緊服貼於身體,防止人員墜落時造成其他各種危害。

5.護欄採用插銷、活動式護欄

開口周邊之防墜設施,採用插銷、活動式護欄,可依據現地需求,增加或減少護欄數量,將施工區域與人員通道阻隔,亦提供足夠施工空間;護欄杆柱底下增設L型角鐵,護欄定位後,以鋼釘或膨脹螺絲等,使護欄與地面銜接,加強穩固性,防止人員碰撞傾倒。並採用符合法規突出版面(地面)60公分以上的扶手,並以鋼釘或膨脹螺絲加強固定,避免人員欲爬出人孔時,因重心不穩而墜落,使上下人孔更為順暢。

六、結語

內政部營建署,為確保局限空間作業安全及落實職安規範,後續將藉由持續的評鑑,評比各縣市下水道從業人員在施作程序、作業方式是否符合規定,以保障其在局限空間內從業的安全。政府積極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以提供國人更優質生活環境的同時,也需要妥善照顧這群施工人員從業安全。

本公司從事下水道工程二十餘年,一直以營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為重要理念,透過「風險掌控、預防事故、落實執行、常年零職災」,為職業安全衛生目標,未來也會滾動式檢討、更新設備引進智慧職安,落實從業人員職業訓練,為提升臺灣營造業工作環境盡一份心力。

1389-2-1

照片1 董事長吳祥維於頒獎典禮經驗分享

 

1389-2-2

照片2 頒獎典禮優等廠商立牌

 

1389-2-3

照片3 五件式防墜系統

 

1389-2-4

照片4 插銷、活動式護欄

 

1389-2-5

照片5 不鏽鋼通風管

 

1389-2-6

照片6 腰部加強防型護背負式安全帶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