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路廊重生以高雄鐵路地下化景觀建設為例

台灣世曦公司 許家豪 大地技師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土木施工科 洪聰元 科長

壹、前言

高雄市自升格為直轄市後,人口高度聚集,工商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台灣重化工業及航運中心,近年來更成為台灣南部區域重要運輸轉運中心。「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即是重大交通工程建設之一環,主要辦理臺鐵西幹線鐵路地下化工程。鐵路地下化起點:北起左營區新左營站附近,向南而東至鳳山區大智陸橋為止,全長約為15.37公里;原臺鐵左營、高雄、鳳山等三站改為地下化車站,新增內惟、美術館、鼓山、三塊厝、民族、科工館、正義等七座通勤車站,高雄車站成為高雄市門戶意象及交通轉運樞紐,工程範圍如圖1。

高雄鐵路地下化完成後,軌道所騰空之廊帶,依都市計畫劃設之園道範圍,闢設為綠廊景觀園道,在都市計畫範圍內園道總面積約為71.2912公頃,藉由園道的縫合,以遊憩、景觀、歷史、展示、生態、教育等,處理自然綠地、人本空間與使用者之間的多元關係,創造出一個永續綠色廊帶,完工後消彌鐵軌兩側長年以來隔閡,實現縫合都市紋理,冀望提供市民煥然一新的景觀。

1336-3-1

圖1 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範圍平面圖

貳、鐵道文化元素融入設計

高雄計畫區,北起明誠四路,南至大順路。路廊位於高雄市的中心區塊,串聯內惟舊部落、美術館區、三鳳中街年貨商圈、後驛成衣商圈、民族社區及科工館區等,穿越舊市區與新興發展區,同時亦處於高雄市都會區藍綠帶交錯的重要區位,整個大高雄生活區孕育而生。因此,本園道同時擔負了綠色運輸、開放空間及生態網絡串聯之功能:

一、綠色運輸串聯

經由步行、自行車、火車,行進於鼓山、高雄車站到苓雅之間的精華路線,與捷運、輕軌結合,形成完整的綠色交通路網。串連沿線學校、住宅,進而延伸到捷運線等運輸動線,營造綠色交通動脈,提供路廊通勤、通學,打造優質舒適之生活空間。

園道兩側人行道與退縮空間所建構林蔭園道,結合園道內綠地系統形成綠網,建構自行車道路網,打造優質人本道路,並連接重要服務設施及休憩據點。此外,鐵道設施留給無數人美麗回憶,本計畫在美術館、科工館及愛河鐵橋,採局部保留軌道設施,留存鐵道意象美麗印記。

1336-3-2

圖2 美術館(左)及科工館(右)街角廣場鐵道意象

二、開放空間串聯

塑造生活周邊開放空間,除了修補過往破碎的生活網絡外,亦將提升都市生活品質,並連結路廊沿線休閒、遊憩、觀光資源,串聯完整遊憩帶;由鐵路綠園道為軸線,藉由自行車與步行系統建構、綠色廊帶的設計等策略,整合周邊文化、生活、自然等資源,打造具故事性的文化體驗場域,各站點對應資源與核心架構論述。

三、生態網絡串聯

路廊沿線,有柴山、內惟埤文化園區、中都濕地園區以及愛河,藉著園道結合周邊藍綠帶系統,塑造都市新綠肺,以建構完整的生態網絡基盤。各站站體,除肩負重要都市旅運功能外,亦成為探索都市的窗口。本計畫,自美術館站經高雄車站至科工館站,由美術館及科工館站兩處主題型活動場域,夾帶中間三處社區型站區,分別連結不同都市風貌及使用需求。藉由各站區的基地特色,與周遭環境因子,做為設計概念,分別可分為:美術館站「藝術」、鼓山站「自然」、三塊厝站「歷史」、民族站「社會」以及科工館站「科學」,做為五大要素,進行形象塑造,帶入於空間型態及意涵之中。

1336-3-3

圖3 園道空間設計架構示意圖

四、愛河鐵橋保留

愛河鐵橋為綠帶園道上重要節點,除了串連東西向動線,更是銜接南北向兩岸休憩活動之處,孕育高雄人文歷史發展最豐富的區域,設計時保留跨愛河鐵道橋,打造愛河新的空中綠廊地標,橋上設置爬坡道平台,銜接既有愛河鐵橋,串聯愛河左右岸園道綠色動線系統。

愛河鐵橋,原為"台鐵縱貫線"地下化時臨時軌行駛路線,在鐵路地下化完成後,保留既有臨時軌愛河鐵橋,以營造鐵道歷史軌跡。施工時,在既有橋面上設置鋼構架,打設106支鋼柱,來提升橋面高程,將新建鋼構架與原有鋼梁位置連接,錨錠處儘量設置於鋼梁腹鈑或托梁上,提供穩固結構基礎。並採懸臂方式,增加橋上休閒活動空間及景觀平台,設置休憩階梯與賞景平台,作為愛河沿河一處休憩賞景的節點空間。

橋上空間保留舊有鐵道印象,增加空間趣味性,並設置遮蔭棚架,種植灌木提供更友善空間;北側架高區,為串聯愛河兩側園道通行動線。南側座階區,可供民眾休憩觀賞愛河蜿蜒景色,遠眺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及愛河灣。同盟三路及河西一路兩側,為配合同盟路填平及河西路墊高作業,以提高用路人行車舒適性;且需提供景觀橋下淨高足以供大型車輛通行,分別搭建新的人行及自行車橋,以供民眾往來兩岸使用。

1336-3-4

圖4 愛河鐵橋自行車牽引道平面圖

 

1336-3-5

圖5 愛河鐵橋施工前後照片

 

1336-3-6

圖6 愛河鐵橋完工後照片

參、周邊與園道ㄧ體景觀改善

園道成為高雄市民新的休憩生活場所。整體園道環境,採自然、尊重紋理地貌、節能減碳、保水永續及都市防災的概念,來進行規劃設計與建設,打破以往『鐵道分割城市及工業生活』的思維,重新建立永續生態城市型態的發展目標。

在執行園道主體工程,路廊定位為「鄰近地區性集散道路及臺鐵各車站之進出道路」,首要進行現有道路系統改善,並視需求,增設開口及迴轉道,總計左營、高雄及鳳山園道共有39處穿越道路,其中包含16處增設開口及迴轉道,以解決長年缺乏穿越道路問題,提升園道運轉效率。

1336-3-7

圖7 園道穿越性道路配置圖

另,在調查各路口、路段服務水準後,依據各路口不同服務水準,按需求調整車道數量、寬度。以美術館車站週邊為例,將原本翠華路西側人行道更新,並將原3m寬之行人道拓寬至4m,以提升人行空間;若為新設道路,則將園道兩側採單行單車道配對,車站區域採雙車道,在園道寬度大於20m以上(不含車道)路段,配置大於1.5m之人行道及大於2.5m自行車專用道,20m以下則配置3.5m人行自行車共用道,採各路段最妥適之規劃,以提供民眾最舒適的生活機能。

1336-3-8

圖8 園道周邊既有道路調整

 

1336-3-9

圖9 園道新設道路斷面配置

以美術館段為例,該路段位處愛河上游,是高雄林業的起點,過去一根根被拖行至下游的巨大原木,是高雄老市民共有的記憶,運用地形景觀及地景拼花方式,將原有的印象和大地藝術結合植置各處,延續並象徵歷史的軌跡;人行自行車道橫縱串連園道及周邊綠地景點,並於空間轉接之處配置節點,以利園道與周邊休閒網絡的串聯,擴大園道的效益,配合周邊不同的土地使用,調整空間的規劃,並導入適宜的活動,以融入都市空間,達到空間的對話。

在科工館段部分,呼應科工館之創意與展覽概念,強調由科技工業為出發點,應用對環境更優良及有趣的主題,參和於空間當中,共同建構出園道科工智慧生活區之主題構想;園道與民族及科工館車站銜接處,完整串聯其步道動線,打造與周邊住宅區及科工館區,相融合串聯的園道及廣場空間,以活動節點廣場,串連自行車道,並以科工應用為主題之站區廣場,創造豐富空間體驗。

1336-3-10

圖10 美術館段及科工館段施工前後照片

肆、鐵道建設與都市景觀翻轉

鐵路平交道前停車,等火車通過,容易使繁忙的交通路網阻塞,為減少平交道停等時間,過去以設置立體穿越設施,來提升道路服務水準及安全性;鐵路地下化後,車用陸橋、人行橋已漸漸無使用需求,因橋體影響週遭景觀通透性,為打造人本交通環境及無障礙空間,本計畫陸續拆除立體設施,並重新規劃平面穿越園道道路系統,高雄計畫總計:拆除4座車行陸橋、5處車行地下道(涵洞)及1座人行天橋。

鐵路貫穿高雄發展核心區域,因此每座立體設施,都肩負高雄通勤交通流量的重任。舉中華地道填平為例,填平立體設施工程前,必須先評估替代交通路線、公車轉運路線,再來排定封閉時間。由於位於市區核心,且為高雄南北向聯通要道,施工範圍又緊鄰民房,為維持施工安全與降低噪音,規劃上儘量應用切割工法,減少現場大規模敲除工作,並採多工作面以縮短工期;地下道則採用CLSM(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回填,減少回填及滾壓作業時間,爭取時效,以降低封閉期間造成的交通負擔。

1336-3-11

圖11 高雄計畫區沿線橫交立體設施位置圖

 

1336-3-12

圖12 中華地下道填平施工前後照片

三塊厝車站位於中華地下道旁,因連外道路受限,使得進出動線不佳,中華地下道填平後,配合進出動線優化,提升車站使用率。鄰近的三鳳中街,亦為附近最熱鬧的年貨大街,地下道增平後中華路兩側增設3m人行道,提供更舒適的採買環境;鐵路地下化後,將原本密集住宅區的後巷,規劃翻轉成為前庭,街道景觀結合都市紋理規劃塑造,成為具有特色的新興綠帶,配合『三塊厝車站站體』傳統仿舊日式的設計風格,以簡單日式庭園手法,做為三塊厝站的主要設計元素,以簡潔的視覺效果,營造三塊厝站懷舊文化的主題風格,做為迎接舊三塊厝站的連結空間,透過雙層的綠廊通道,呈現兼具林蔭下的休憩與過渡的活動空間。

1336-3-13

圖13 三塊厝車站完工後照片

伍、結語

橫貫高雄市區的鐵道,自日治時代啟用至今超過百年、穿越市區及切割南北區塊並妨礙都市發展的『縱貫鐵路』,藉由地下化縫合高雄南北地貌及景觀,上方廊帶透過開放的園道空間,除了適合民眾遊憩外,更改善周邊交通、治安與景觀環境,園道提供約168,200平方公尺的綠化面積,廣植樟樹、黃連木、雨豆樹、鳳鳯木、花旗木及光臘樹等喬木,並配合灌木與四季草花,大幅提昇居住環境的品質,亦提供都市生態良好的棲息地;原本銜接南北的高架橋及地下道改建為平面道路,平衡高雄市南北區域發展,並提升都市景觀,期許打造高雄成為一個宜居的永續生態城市。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