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期-橋梁耐震補強鉛心橡膠支承概述

因『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從76年以後經過了幾次的變革,橋梁地震力總體提高,現有橋梁使用舊規範設計者,多需進行耐震補強。

耐震補強可以分為橋梁支承系統改良及下構補強兩種,下構補強多以鋼管樁或基樁,進行增樁及擴基方式施做。

橋梁支承系統的改良,其中之一作法是,原來橋柱上的盤式支承更換為「鉛心橡膠支承」,屬於隔震做法,這個做法可以降低地震力,使下構有機會不用補強。隔震:結構底部透過隔震機制與地表隔開,間接增加阻尼比;減震:結構物外加阻尼,底部未與地表隔開;地表加速度傳遞路徑:地表->墩柱->橋梁->墩柱->地表。

因質量多集中於橋梁處,地震力大多是由橋梁結構造成,又因鉛心支承,將原本的橋隔成2個結構,所以探討阻尼比及週期對地震力影響時,可以暫且忽略墩柱結構。經過公式推導,地震力會隨「阻尼比」及「週期」增加而降低。

原本橋柱上是盤式支承的情形時,可以將橋梁及墩柱,視為一個結構物。換成鉛心支承後,因為橋梁及墩柱開始有了相對位移,所以拆成了兩個結構物。其實,是拿原本盤式支承的橋梁墩柱結構,與鉛心支承橋梁結構來比,地震力會隨「阻尼比」及「週期」增加而降低。(橋墩質量較小,地震力忽略不計為前提)

因鉛心支承有非彈性消能機制(挫曲消能),所以地表加速度通過鉛心支承後,一定會被消能,間接造成橋梁「阻尼比」及「週期」增加,於是盤式支承換成鉛心支承後,能降低地震力的原理就說明清楚了。鉛心支承消能的能量大小在於遲滯迴圈的大小,透過實驗反覆加載(超過線彈性範圍),可以得到遲滯迴圈。

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第九章及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第七章,都有說明鉛心支承設計原理,大致上就是先假定一個設計位移及週期,透過迭代的方式求解。鉛心支承的構造大概有鉛心、鋼板、橡膠墊以及其他固定件。

構件的功能如下:1.鉛心:主要結構物,抗剪能力強,受側向地震力造成角變形,利用挫曲行為消能,組成遲滯迴圈。2.鋼片:因鉛心承重能力差,受軸力會造成挫曲及膨脹,所以要用鋼片套住束制,並代替鉛心承重。3.橡膠墊:鋼片會與鉛心一起位移,造成鋼片間相對位移,所以鋼片與鋼片之間會放置橡膠墊,減少磨耗。4.鉛心橡膠支承,僅由幾個簡單的構件配成設計提供的參數,要如何配置才能達到需求,就是製造商的機密了。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