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期 社論-論緩解『緊急搶災窘境』之道

由於臺灣處於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擠壓鬆弛板塊運動的地震帶,且多山,又常受極端氣候及強降雨颱風天災肆虐,導致許多山區道路,常常坍塌,造成人車不便,用路人面臨迫切需求的風險。因此各縣市政府,常採用開口合約,解決此種難以預料的災害及相關修復搶災工程之設計及監造。

由於山坡地致災原因,極其複雜多變,有可能是地震造成、風化或崩積土層崩落、岩盤沿層面或弱面滑動、豪雨強降雨沖刷、含水量過高,導致強度減弱而崩滑;排水不良;甚至有些道路下邊坡正位於河岸攻擊坡,長期面臨河水掏刷等許多外力因素,不一而足。若逢複合式的災害產生,更需要剝絲抽繭找出因應對策,在在考驗相關從業人員的經驗及判斷。但因為緊急搶災,常受限「緊急」字義顯示的急迫性,無法有充足調查時間、掌握並評估相關致災原因,也往往欠缺搶災標的物的地質調查資料、及地下水位分布情況,負責搶災的設計單位,就常處於欠缺足夠資料情況下,急就章完成搶災設計,以滿足委託單位的需要。

更有甚者,在保全對象相對少、重要性相對低的地區,修復預算經常編列不足,工程設計單位也只能在有限經費下,配合主管機關的要求。這就像急診病人沒有病歷、又欠缺相關如驗血、驗尿、超音波、X光等基本檢驗資料,就要求醫生以最少支出費用、最快速的方法醫治。誠如厚黑學中的「鋸箭法」,趕快把露出的箭身鋸掉,眼不見為淨,就結案了事。

再者主管機關,常常於限期要求設計單位完成搶災預算編列、及設計工法,又會邀請技師公會派員列席審查背書。當審查委員仔細詢問設計單位後,常發現搶災設計在無充分調查資料,甚至偶有連整治區屬土壤還是岩盤都還無法確認情況,採最便宜又亂槍打鳥的設計方式,真令人匪夷所思。委員在這種情境下審查,實在很替設計單位抱屈,明明擁有十八般武藝,卻受迫有限工程經費,又無法有充裕時間調查相關致災原因,面對綁手綁腳的惡劣環境下,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付了事。

這種搶災常見的程序及對策,也難怪災損標的物,總是落入「壞了再修,修了又再壞」的惡性循環,似有浪費公帑之虞。運氣好的時候,全部歸咎於天災,避免遭致人禍的究責;一旦有重大死傷事件發生,全國注目,檢調單位出動查案,漫天風雨下,總有一些工程人員要倒楣!難怪有知情人士含淚苦笑稱:技師這行業,是只能領取麵粉微薄的薪資,卻要負擔賣白粉生意的風險。口耳相傳下,投入這行業的學子及從業人員,人數如江河日下,不復往日炙手可熱,而且更有劣幣逐良幣之效應。

其實這種困境,只要有承攬公共工程之業者,多數了解,而在致災風險高地區之主辦機關,更是身處其境。本報以為,解決之道有二:1.短期內,只要主管機關不要老是抱著『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幻想,不要輕易被「緊急」兩字所綁架制約,面對問題編列足夠的經費及時間,讓設計者能找到更周延的工法救災成功。2.長期著眼,盡快通過土木法,並採用專業技師團體審查機制,避免濫竽充數及浪費公帑的設計。讓技術歸技術,行政歸行政,各司其職,相信必能幫全體國民做好把關的責任,讓技師的專業,再度迎來璀璨輝煌的風光,建設家國。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