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期 社論- 論 登山步道安全應提升

由於休閒生活活動需求日增,不少國人會揪團登山,享受森林芬多精帶來的能量。但近年來,山難報導不斷,內政部消防署『山域事故統計』攀上新高。檢討事故原因,除了迷路占大宗外,墜谷比例也極高;我們不禁要問,台灣的國家步道安全性足夠嗎?答案不言而喻。根據實際案例,國家登山步道仍具極大風險,呼籲山友多加注意外,建議主管機關宜全面體檢,讓登山客快樂出遊,平安回家。

去(111)年九合一大選翌日,新竹縣尖石鄉著名的霞喀羅國家步道發生山難,一對夫妻行經白石吊橋旁時,雙雙墜落溪谷罹難。湊巧土木技師公會登山社,近期行經該路段時,才發現該路段真是驚心動魄,稍有不慎即成千古恨。其中,白石吊橋結構採用直徑不大鐵線而非鋼索懸吊,吊橋走道旁沒有防墜落設施,不小心失足就會跌落深谷。加上吊橋附近山景秀麗,溪流開闊,極易吸引登山客目光,而忽略了腳邊危機。不僅如此,過了吊橋,每階步道階梯,只有一根木頭可踩踏,木頭旁土壤流失殆盡,雖有繩索可協助攀登,但這樣的登山步道環境,真是步履維艱,步步驚魂;除了上述路段非常危險外,全長20多公里步道有不少「小心落石、快速通過」告示牌,也有部分路段步道崩毀而需繞道情形,在在都顯示「台灣地質年代相對年輕,山林仍存在大小不一崩塌風險」特性。

面對這些登山風險,不可否認,每位參與登山客,都應該有「登高必自卑」的「敬山」心態,認知登山本就是不同於一般旅遊,行前須做好功課及找有經驗山友陪伴同行之外,台灣國家級步道之主管機關,也不宜置身事外,應該開始進行步道安全提升之規劃。

首先,今後步道中的人工設施,包含人工邊坡、吊橋、橋梁之設計,均應合乎規範及安全需求之外,完工使用後應該定期體檢,維護要隨時抽驗體檢,以確保基本安全保護措施。針對使用中的既有吊橋防墜設施警語,及通行人數限制告示牌,應該全面立即改善及設立,同時建立步道安全度分級(安全度分級不代表維護不周,而是山林步道本來就有先天侷限性及地質上限制),而不只是依路程遠近、高差大小,進行登山步道難度分級。同時,仿照道路事故人數之led燈箱,設立於步道處,隨時提醒山友注意以往事故情形,讓山友心態上有所警惕。

至於既有吊橋安全度分級,吊橋是否老舊?開口是否過大造成人員容易墜落?地質是否屬敏感易崩塌區域?登山階梯梯距是否符合人體工學?...,諸多與山友安全息息相關事項,主管機關可委託專業技師團體之技師進行體檢,亦應邀請登山團體、救難機構等進行安全改善事項諮詢彙整,做出短、中、長期安全提升改善計畫。不論步道安全度分級或是安全提升計畫,都應該對各界公布,才能達到風險預告目的,讓登山者在行前了解登山路程的訊息(有哪些路段需要注意落石或崩塌風險,或是步道階梯屬於舊式梯距嗎?有哪些路段正在整修,需要繞道等?),這些都是登山者行前必須了解與評估的資訊,當然主管機關須隨時更新資訊,公布周知。

日本面積是台灣的10倍大,但3,000公尺以上高山僅有20幾座,台灣有268座(號稱百岳),且台灣愛登山的山友達500萬人。過去政府扮演管理及阻擋的角色,以「封山」的角度管理山林,不但不容易入山,服務設施也不好,山屋未達標準,也過於破舊簡陋;2019年10月21日行政院召開「向山致敬」記者會,宣布國家山林解禁政策,以「開放山林」、「資訊透明」、「便民服務」、「教育普及」及「明確責任」等5項政策主軸推動山林開放,鬆綁全台81處林道,過去繁瑣的登山申請也將簡化流程,並投入4年7億經費整建山屋和步道,優化登山環境。同時行政院強調,政府以開放態度,鼓勵人民走向山林,但也告訴山友,政府的責任不是無限,鼓勵山友落實「自主管理、責任承擔」精神,並協調各縣市修正「登山管理自治條例」。

綜上所述,台灣山林陡峭及伴隨的多層次美景,開放山林的態度,包括責任觀念應從小、從教育做起,期待主管機關及山友們一起來,通力合作為提升步道安全一起努力,讓「美麗不再哀愁,山林如此親近」。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