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期-觀摩安農溪治理工程 偶得

一、前言

安農溪是宜蘭的一條生命之河,是當時人們為了建造發電廠,從蘭陽溪截流發電的尾水水道,所以舊名稱做「電火溪」。一開始雖然幫農民灌溉農田,但每逢暴雨就危害居民,後來在政府與民間的合作努力下,完成治理維護工程,成為一條安居利農的河流,並改名為「安農溪」。

二、活水源頭

(一)生命之河

安農溪的源頭,起於天送埤車站不遠的蘭陽發電廠。不同於臺灣冬季荒溪型河川,安農溪流量大部分由發電廠放流水水量所控制,又因河床落差頗大,水流湍急,因此終年不缺水。

百年電廠綠色能源的標竿,從民國初「天送埤發電所」開始運轉發電,到今約過一百年矣。「天送埤發電所」,為宜蘭民生輸送源源不絕的電力,也為蘭陽平原造就了「生命之河-安農溪」。

沿岸的落羽松步道,由於網路多元傳播,成為熱門的打卡秘境。除了落羽松秘境,沿岸還遍植茄冬、小葉欖仁、冬青等樹種,皆以分片、分區種植方式,營造整體成林的環境景觀,顯見當初規劃的用心。沿著安農溪迤邐而行,一座座風格獨具的橋梁,令人目不暇給,細數一下,橫跨安農溪上的大小橋梁,竟然多達十幾座,便利了地方左右岸民眾的交通往來。

徜徉在如此優美的水岸,不難注意到在溪畔,除了有本次主辦單位經濟部水利署河川局所立的管轄告示牌之外,還有「宜蘭縣安農溪總體發展協會」的溫馨提示:「愛水一起來,開創水未來!」,歡迎您一同加入守護河川環境的行列。

(二) 分洪堰

安農溪主流全長17.2公里,攔洪堰有7座之多,由於攔洪堰多在河道急彎之處設置,目的就是因應防洪治理的需要。

下游最重大的一項水利工程-安農溪分洪堰。這個被稱作分水嶺的分洪堰,將安農溪水分成兩條水路,分供三星及冬山,目的是為了讓下游兩鄉的農民,都能有效取得灌溉水源。分洪堰設置電動水閘門,以進行流量分配,平衡下游的灌溉用水,如遇汛期洪水來襲,溢流牆與溢流堰的構造,能發揮導洪及排砂的功能,防止洪患災害的發生。

據介紹,安農溪分洪堰的完成,解決了三星鄉與冬山鄉長期爭水的問題。登上分洪堰水門,安農溪河面被中間墊高的沙洲,一分為二,置身其中不難感受水利事業與民生之攸關重大。

安農溪分洪堰,如今劃設為自然風景區,成為一座兼具了解水利工程及觀賞自然生態的景點,其沿岸帶狀自行車道及植樹,含河堤步道及園區內步道,令人嘆為觀止。

三、幸福安農溪

(一)安農溪畔落羽松秘境

安農溪不僅強化排洪能力、河防安全及環境綠美化,並結合親水遊憩的功能,特別是安農溪畔廣植的落羽松是一大特色,位於三星鄉安農溪中游。據介紹,早期整治安農溪時種植的200棵落羽松,經多年扶育有成,被民眾譽為「落羽松秘境,濃情歐洲風」,落雨松針狀葉片,依時節變化,有褐黃、金黃或是赤紅色...等,真是五彩繽紛。當陽光從落羽松的葉隙間篩落地面,紅黃交錯與綠毯般的草地,自然交織成一幅美不勝收的靜謐美景,獲得無數廣大民眾熱烈廻響,安農溪畔更是人潮不斷盛況空前,儼然已成為台灣觀光旅遊及活動熱門景點。

親水性的水岸、特色的民宿、歐洲風情的落羽松,彷彿置身歐洲的萊茵河或多惱河,這是主辦單位給河川水環境的新定義-幸福安農溪。據介紹,少了水泥化河道,安農溪由在地社區共同構思、共同營造,以「生活,生態景觀再生,多樣生命力永續」融合在地水環境,促使社區與在地文化共生、共榮。

(二)民眾和產官學通力合作的「魅力水岸」

治理河川由政府推動,據介紹,維護安濃溪畔的優美環境,則由民間協力,「安農溪總體發展協會」發起:每月第一個周日為「安農溪河川日」,號召居民一起割草、撿垃圾,並交由三星鄉公所協助清運垃圾。『河川日』人與人之自然交流,更拉近人與人實體的情感交流,也凝聚了當地民間保護水岸的向心力。

透過認養及定期進行的河岸維護與環境整理,發展協會認養的志工夥伴及社區居民們,基於愛護鄉土之情感及認同感,盡心維護外,同時主動制止民眾不當之使用與惡意破壞行為,為水環境建設的樣版。安農溪,在民眾和各界對河川環境整治的肯定下,更成為政府單位結合民間團體,共同營造親水環境「魅力水岸」的典範。

(三)永續水資源

安農溪,從整體規劃思維,納入生態、文化、遊憩、生產等多面向功能的設計,串聯點對點,成帶狀廊道,並進一步結合水岸環境與在地人文產業特色,發展成面狀生態圈與文化生活圈。

而,川流善水需要眾人的共同維護,安農溪成為真正安居利農的生命之溪、舒適宜居的豐饒之溪。當前你我正扮演著延續維護的角色,共同細心呵護著前輩治水的成果。今後各地也都需要以安農溪為楷模,為優質農業和休閒經營注入新的活水,使之成為帶動各地創生的未來之溪。

四、結言

老子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聖人告訴我們「上善若水」的道理,也述說著水的德性與偉大。更提醒後世人們,多多效法學習水的德性。如效水之清澈,滋養萬物;習水之恆流,雖柔弱但以經年之功,滴水可穿石;學水之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水滴雖渺小,但匯流可成溪;溪流聚成河,乃至浩瀚成汪洋;習水之平,水的特性,隨圓就方,不管盛在任一種容器,木製碗裡還是玉製碗中,都一視同仁,這種公平就是『水平』,就是中道;而治水、養水、蓄水是百年大計,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飲水思源,是前人輩常掛嘴邊的叮嚀,就是要吾輩們多效法水的德性,治水利萬物為後人著想,冀望在未來台灣各地,可看到更多類似安農溪的宜人願景。

1383-6-1

照片1 安農溪畔牛群,怡然自得

 

1383-6-2

照片2 安農溪分洪堰,氣勢不凡

 

1383-6-3

照片3 安農溪畔落羽松,悠然有秩

 

1383-6-4

照片4 幽靜步道,靜謐為伴

 

1383-6-5

照片5 休憩石椅,落羽成林

 

1383-6-6

照片6 造型民宿,親水享宴

 

1383-6-7

照片7 綠帶緩坡,遠眺青山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