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期-二度上黃山 登蓮花峰、眺西海大峽谷 徽州塔川晚秋楓紅 八日遊 (中)

黃山西海大峽谷北線、南線合攏歡-北線尋幽(黃山2nd day)

在登山社87年首次遊覽黃山時,西海大峽谷還在探勘階段,多年後一個偶然的機緣,欣賞到西海大峽谷楓紅的美景,深深烙印在心坎裡。總認為去黃山選在深秋時節,將是會很精彩!

秋韻黃山,勝景翩翩,當深秋來臨,黃山如夢似幻般的美景,逐漸從夏的炎涼中,蛻變裝扮出秋的詩韻,欣賞湛湛藍天、白雲翻騰。西海大峽谷,北線起始在東端的排雲亭,瀏覽壯闊的大峽谷,猶如接受一場心靈的洗禮,極目四望,黃山西海大峽谷是否妝點得五色繽紛,在一個已為秋韻渲染的觀景台,魚貫地為牽手們照了一個全景照。起程了,一路下階行,也笑語盈盈、一路相攜,過了棧道,有山壁的雕鑿出的階梯步道,因地制宜的陡坡;也有穿山過洞,驚見黃山松矗立,是為一絕! (圖8)

1425-3-1

圖8 穿山過洞,驚見黃山松矗立

也憶起徐霞客對黃山的讚美:《翠壑丹崖千丈畫,白雲紅葉一溪詩》,畢竟落在華南地塊,不若北國,變葉的槭樹,依稀呈點狀分佈,秋色楓林相間,五色紛披,燦爛繽紛有如圖繡(圖9)。大峽谷下行會經過第一環,右轉是怪石林立,再下行就進入第二環,左轉是棧道多、也有驚險,因此依圖優選而行,由於是週末,西海大峽谷北線的遊人如過江之鯽,難免塞於棧道的彎頭,正好剛剛經過的棧道就在左上方,這時就有時間來回望這混凝土建成的棧道,從何而來!

在陡峭的山壁鑿深口,以混凝土梁灌實,間隔4~6公尺間,以支撐混凝土版或階梯結構成型,曾經一個機緣,看到施築棧道的支撐,就是由下緣的臨時施工便道當作支撐之用,棧道一側的欄杆,有石材修鑿組立而成,或有像樹枝形,架上非規則的扶手(如圖5一側之欄杆),手扶在上面很服貼,仔細體驗,材質應是混凝土砂漿,如何結實地鑄成是一種很精實的工藝,猜想是鋼筋為骨,鋼絲網繞成,以混凝土砂漿填實,也是一種費工的施作方式,仔細觀察,都沒出現裂縫,也是一絕!

1425-3-2

圖9 北線的遊人如過江之鯽、一旁驚豔的黃山松

如果你沒在深秋去過黃山,就永遠不會知道深秋的黃山,是如何的震撼、能感染那最攝人心魄的瑰麗:松近峰遠、各擅勝場,美得讓人難以抗拒。(圖9)

約莫經過2.5小時的下行,就到了排雲溪站的地軌站,在地軌站等車時,站內前側牆壁就有一幅深秋的地軌照,襯著楓紅,非常亮眼,是的,谷底的楓紅也曾經如此多嬌(圖10)!

1425-3-3

圖10谷底排雲溪站點點楓紅

中午在白雲賓館午餐後,遊光明頂,遠遠就望到飛來石,一柱擎天,襯著西海飯店,一時霧氣飄過,景物飛揚! 飛來石(圖11)高12米,寬8米,厚1.5至2.5米,重約360噸,形態奇特,如此巨石,卻豎立在一塊長約12-15米,寬8-10米的平坦岩石上,長久以來被型塑成福石,觸摸及轉圈都會得到祝福,所以遊人十分擁擠。經觀石亭,回到西海大飯店,稍事休息,天氣轉晴,黃昏渡鰲魚峰,觀落日,黃昏落日、遠山層層疊疊,風光無限。

1425-3-4

圖11 遠眺飛來石(背景西海大飯店)

黃山西海大峽谷北線、南線合攏歡---南線訪勝(黃山3rd day)

黃山西海大峽谷南線,仍然需由西海大飯店沿飛來石、光明頂回到白雲賓館午餐,下西海大峽谷南線訪勝,由於地軌站最後一班車於五點關場,大伙兒提早於午後12:30出發,預計在關場前能抵達谷底站。

西海大峽谷南線入口不很顯著,由白雲賓館向海心亭出發的一個不很明顯的入口下階梯,就開始西海大峽谷南線之行,一開始的路程,都在密林中穿行,階梯也不是挺陡。逐漸下到谷邊,觀景平台出現了,極目遠眺,北線的排雲亭也出現在遠方,此後的下行中,落在懸涯邊的排雲亭,也極其險峻! (圖12)

1425-3-5

圖12 峻嶺高聳、懸涯環伺

約莫經過約一小時的階梯路程,就到了渡仙橋,謂為黃山十景之一,遠看山型俊秀,花崗石質堅硬,垂直節理風化後,仍然上下分開的均一,像極了斷層劈裂而分開。渡仙橋以傳統拱橋建成,兩端以隧道接通,過了渡仙橋,左轉到下一階的平台回望,就會看到渡仙橋與一旁的黃山松,呈絕美的搭配,《渡橋成仙》差可比擬!(圖13~14)

1425-3-6

圖13 遠眺渡仙橋兩山夾峙處風雲際會

 

1425-3-7

圖14 渡仙橋 兩隧夾峙處如此渡過似飄仙

此後一路下階,楓紅越來越盛,一處峽谷楓紅映天(圖15)。

1425-3-8

圖15 一處峽谷楓紅映天

行行復行行,遠遠望到奇岩-仙人踩高蹺,(圖16)位於在步仙橋到三溪口步道的右方半山腰上,十分神奇,薄尖插天,十分搶眼,因為落在西海大峽谷南線,不若「夢筆生花」名聞遐邇。

1425-3-9

圖16 奇岩-仙人踩高蹺

從渡仙橋後下階,再經過約一小時又十分鐘後到三溪口。離黃山西大門約八、九公里的山路,是一個管制站,谷底楓紅處處,過得一處石橋,不免照相留念。

從三溪口到排雲溪站的地軌站是一路階梯上登,尤其是在下行二個多小時後,竟是另一個魔鬼行程。體會上是猶如陽明山的苗圃到七星主峰的八成艱辛,一路林蔭夾道,大家互相鼓勵著,也在一個個轉彎處,尋覓歇腳之處,天落石的平台是一個休息的好所在(圖17)。

天落石的橫向節理,呈傾斜狀與自然節理的形成,容有不解!況名為天落石,冥冥中與西海大峽谷的陷落,或許容有一絲絲牽連?不論如何,休息完,也就繼續上登,途中偶遇巡邏員,告知十數分鐘後,就會抵達谷底站了!總算有個好消息!

1425-3-10

圖17 天落石的平台是個休憩的好所在

總共經過3個半小時許,下午四點半前,總算抵達排雲溪站的地軌站,本想站到軌道車的前一節車廂,但這次排隊是擠到中間節,在無計可施之下,就在上行的約10分鐘的車行,仔細觀察斜谷兩側的植被與步道,據當地導遊說明,當年建地軌時,兩側都有施工棧道,接到谷底,目前留存的僅有一段段施工隧道,或明或隱,可供尋覓,谷底依然有登山石階,可供維護之用。軌道也非直線型,而是大曲線隨地勢而有些許起伏,在谷底的軌道鋼架最高,向上遠望,線型優美。

玉屏迎客松登蓮花峯(黃山4th day)

鰲魚峰(圖18)是一座大山,一早從白雲賓館出來,就在它的邊腹渡過,一上路鰲魚頭的圖騰首先出現,接著上了「百布雲梯」,左側的一線天,也是遊人如織。玉屏景區因為玉屏索道就在近旁,所以登山不論一日或二日遊,以玉屏索道進山是首選,因為迎客松是黃山標誌,距索道也僅約450m ,非常容易親近,有不能行走的,以抬轎為之,在黃山這幾天,抬轎的出現在玉屏道與光明頂,都是最多的,今天還是好天氣,一路上優游賞景,碧空亮麗,奇石聳立,進入玉屏,但見壁立千仞,松生萬壑,黃山玉屏呈現出它的堅韌、雄渾和大氣磅礡。

1425-3-11

圖18 鰲魚峰雄鋸白雲

我們抵達玉屏樓賓館時,已近中午時分,賓館建於1955年,舊址為玉屏峰文殊院,明徐霞客遊黃山時已有記敘。玉屏峰介於天都、蓮花二峰之凹,二山高聳都高過二百餘公尺,一如玉屏峰底的摩厓石刻「江山如此多嬌」也道盡它的雄偉!明代普門和尚選在這裡建了文殊院,地勢形勝,無出其右;明徐霞客二度來遊,都不盡讚歎:「既登峰頭,一庵翼然......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風,兩峰秀色,俱可手攬。回顧奇峰錯列,眾壑縱橫,真黃山絕勝處!」形式上佔盡天機,午後微風一陣陣吹過巉岩峭壁,千峰環伺,一旁的迎客松,因為萬頭鑽動,只有等待隔日晨起時,再行領會與觀賞其日出的灑脫。午餐後,在玉屏樓的黃山文化長廊、觀賞黃山千百年來的際遇與文化底蘊,圖文中賞盡山巒俊秀,雲海翻騰,也感受詩與水墨所暈染的浪漫,黃山的景緻很美,值得放慢了腳步,從不同角度去欣賞,渡到門前遙望絕壁前那棵巍巍迎客松,千秋風雲,等閒中也心領神會。

1425-3-12

圖19 登頂蓮花峰(背景)出發了

下午約三時許,集合上登1864.8公尺高的「蓮花峰」了(圖19),最早從天海站遙望,山峰頂端的形狀,真如一朵盛開的蓮花(圖20);而「勝蓮峰」依在一旁,好似略高,實則為低;南望海拔1,810公尺的「天都峰」,雖然位列第三高,卻是黃山最險峻的山峰,驚險刺激的鯽魚背依稀初露,也不盡憶起近27年前登山社首登時的壯志豪情。

1425-3-13

圖20 「蓮花峰」直如亂石崩雲而如盛開之蓮

這次登「蓮花峰」,在玉屏登山口上後,由蓮花峰正面轉東側上登,在蓮花腰部的區域,山壁圓潤,登山階梯直接削山壁,外側僅維持擋壁約1公尺的安全高度,不足的區段以花崗岩欄杆補實,在階梯水平的寬度由1:1 逐漸轉變為0.5:1的階梯步道,上登就顯得緩慢的多,好在長度不長,在轉彎處也有小小的平台,舒緩一下,比起天都峰的險峻,蓮花峰是親民的多了,最後登頂也是在蓮蓬中,穿進穿出,幽暗又明,見到排隊時已近峰頂,還好等待時間有限,既登頂後,導遊拿著相機為我們留下「蓮花峰」登頂(圖21),彌足珍貴。

下山由蓮花亭下山,比較上坡度也緩,只當落日餘暉,在西面背風處,松峰頂立,落日下松針葉隙中,攝得永恆。歸來後、拾讀明徐霞客在二次《漫遊黃山仙境》,方知我們下山的路徑,是當年明徐霞客登頂路徑,節錄記要,也顯示數百年前登蓮花峰的艱危險阻:《戊午(公元1618年)九月初五日,經百步雲梯,有路可直躋蓮花峰,既陟而磴絕,疑而復下。隔峰一僧高呼曰:「此正蓮花道也!」...乃從石玻側度石隙。徑小而峻,峰頂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從其中疊級直上,級窮洞轉,屈曲奇詭,如下上樓閣中,忘其峻出天表也。....徘徊欲開,則前呼道之僧至矣,僧號凌虛,結茅於此者,既登其巔,廓然開闊舒朗,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蓋是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上,四面巖壁環聳,遇朝陽霽色,鮮映層發,令人狂叫欲舞》。

當然我們登臨蓮花峯頂,雖不如徐霞客之狂叫欲舞,但也內心洶湧彭湃,不能自已矣!( 未完待續)

1425-3-14

圖21 筆者在落日餘暉中登頂「蓮花峰」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