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期 社論- 善用AI 再論杜絕道路天坑之道

近期全台,無論北、中、南各地,道路的天坑事件頻傳,影響用路人或是鄰近建物住戶的生命財產安全至鉅。初步檢視其成因,有部分與鄰近建築工地之施工具有關聯性之外,大部分致災原因都與既有地下相關設施之功能性毀損所致。此情形在短延時強降雨下更為常見,因此極端氣候下之城市地下構造物,受到考驗日趨嚴峻,值得重視。

檢視歷次「雨後道路天坑」的肇因,經由坑洞開挖後,常見地下排水箱涵、溝渠結構或老舊管線之損壞,而造成水流滲漏,導致路基之掏空。畢竟前述這些地下構造設施,興建年代久遠,加以台灣地震發生頻率高,常造成構造物之本體或接合處,常有裂損之情形,加以強降雨導致的水流加速作用下,水的力量持續且無孔不入的對於損壞處產生衝擊,弱化既有構造物功能性,終致路基掏空產生下陷。極端氣候已成為了全球氣候之常態,除針對平常排水設施宣洩不及造成的淹水災情要處理外,更應檢視對其功能性的影響,若忽視預防處置時,則發生道路天坑之風險,也將越高、越頻繁。

現階段為了預防天坑事件發生,處理對策上,仍以「盤點各路段既有「側溝、管線、道路、工地」等管線設施的基本資料」為主,藉以優先擇定較老舊設施的路段為標的,再普查該標的過去曾發生塌陷的位置,藉此找出潛在之『高風險熱點』,將之納入後續優先辦理檢測或納入周期性檢查方式之對象,以預防突發性的災害。如此處理之SOP固然合乎程序,但能顧及的範圍仍屬有限,恐有忽略其他從未發生過,卻有潛在危害風險的位置。何況以人力為主,面對龐雜的資料,處理費工費時,不僅建檔績效不彰,甭論隨機點檢校核。

況且前述天坑事件發生時,通常發現該地點的地下設施與管線資料,完整性是較為缺乏的,縱然有『道管維護單位』,但由於管線興建年代老舊不一,以致資訊不完整;而地下相關各種設施,分屬單位甚多,導致跨單位基本資料整合更加困難,因此資料不完整或未整合,司空見慣。加上有些相關地下構造物,新工資訊尚未建構完成,在完工使用的維護期間,辦理之更換、維修與改建的情事,不一而足,奢談能予以有效管理等。然而,『困難歸困難』,這些資訊的整合及流通,卻是後續降低天坑事件風險之最根本關鍵課題,亟急需政府與相關單位正視及列為改善之首要。

查,人工智慧(AI)技術的運用,目前正走在潮流的尖端,持續對各個行業領域帶來革命性的影響。營建工程更應重視AI,善用其對於流程、效率之正確性及營運與維護成本之優勢。據了解,資訊科技與人工智慧結合發展,具有大量的資料整理、分析及歸納上之功能,相較傳統人工管理,在效率及效益上,具有極大的優勢,運用AI技術在工程生命週期上的管理,已是必然的趨勢,或許AI正是吾等傳統人工管理遇到瓶頸,尋求突破的救星。

總之,為降低天坑事件之發生,仍然需從構造物的生命週期來管理,首要工作仍是現地資料的建立,包含年代久遠之既存結構及新建設施等,藉由原設計圖資、人工智慧(AI)技術,與檢測科技等,建構詳細之圖資檔,可大幅提高速度和準確性,更可以減少現地的損壞及降低建置成本。畢竟,天坑災害發生之當下,因缺乏對於現地各管線資訊的正確掌握,除了造成災害搶救時間的延遲外,更恐因誤判,造成該路段災害的真正肇因及潛在危險因子未能排除,導致同一地點重複致災的發生。

本報認為,面對極端氣候已成常態之強降雨,為杜絕道路天坑的發生,藉人工智慧(AI)建構圖資,勢在必行。落實之道,可分新案與舊案策略不同。新案應全面(AI)建構圖資;舊案則人工與AI並行,逐漸更替。譬如說,目前管理維護階段相關作業主要仍以人工進行,且各單位的調查、監測、檢試驗及維修作業的相關圖資,目前也大多也屬於各自獨立管理分散而缺乏整合。因此,先有了完整的圖資系統,維護管理成果皆可記載運行後,接續再輔以(AI)技術作資料整合、分析、判斷、預測與警示,甚至對修復改善工法提出建議。若執行上能與目前政府極力推行BIM之理念相輔相成,相信成效必彰。

 

【本文稿經由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技師報同意轉載;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


Ads sidebar 2-1

來來來哩來按個贊!


【版權重要說明】:本網站內容係由該著作權人或團體同意下轉載、或由該作者或會員自行創作上載發表之沒有違反著作權之圖稿內容,一切內容僅代表該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若讀者認為文章或評論有侵權不妥之處,請與聯絡我們,將儘速協同處理;同時未經本網站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內容,我們也將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